【09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七下第三单元专题复习.ppt

【09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七下第三单元专题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年中考历史复习课件】七下第三单元专题复习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 与“闭关锁国” √ √ ? ? 考点归纳 “闭关锁国 重点课文 原因: “闭关锁国” ①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②现实的原因:担心开放会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 影响: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消极: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消极作用是主要作用。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21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 ? ? √ 考点归纳 北京故宫和明长城 明清古典科技巨 著及作者 *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复习 《中国古代史》的“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是由四个具体特征来显现的,即: 政治上,封建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阶级关系上,农民起义开始把矛头指向封建土 地所有制,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 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 ? ? 考点归纳 明朝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厂 明太祖: 明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政治上,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 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2)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3)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 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 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 个部分,成为“八股文” 明成祖: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实行削藩政策的朝代: ①西汉汉武帝:在政治上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削 去半数的侯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政治 上的大一统。 ②明成祖:进一步强化君权,继续执行削藩政策;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 √ ? ? √ 考点归纳 重点课文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 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到1433年, 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 多世纪。 意义: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 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体现 了主动外交、和平外交。政治动机远远大于经济 动机。和世界史上新航路的开辟有明显的区别。 (请抄一下) 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东 南沿海抗倭,平息了倭患,其抗倭业绩永远 载人史册。 郑和:云南昆阳(今晋宁)人,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总计28年间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最后一次航行时,年已六旬,回国不久病逝。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郑 和 下 西 洋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西 洋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 戚继光 (1528—1588) 戚 继 光 抗 倭 戚 继 光 抗 倭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回目录 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回目录 课题 知识点 基本要求 识记 理解 应用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 ? ? 考点归纳 文字狱 军机处 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加强;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制造大批“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清朝强化君权的措施 中国历史上几个朝代是如何加强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