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doc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 1.3记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其中《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作了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这些都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的。 1.3.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1994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代表党中央领导集团提出了新时期党性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所以,在当今进入了信息时代的社会,新闻媒体的导向,对个人而言,会影响人们对社会、人生、前途的看法,会影响个人的成长,会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对政府而言,新闻媒体的导向可以影响政府的决策,还会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利益、一个阶级或者阶层的利益、一个地区的利益、一个集团的利益乃至一个国家的利益。而江泽民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分量极重。 1.3.2新闻记者要注重科学依据, 多向专家请教。记者不是专家, 但他要将专家有权威、有科学依据的观点传递给受众。因此, 记者要充当好传声筒, 将专家的观点科学、正确地传递出去。记者还要多深入群众, 了解群众想要得到的科学信息, 根据群众的需求向专家请教。新闻报道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群体素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 参与传播活动的记者是承上启下和连接社会各阶层的关键和主体, 作为新闻记者, 在坚持以正面舆论导向为主的同时, 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 他的新闻生命是深深植根于普通的百姓当中的。因此, 充当“喉舌”角色的定位是永远不能动摇的。作为一个有良知的记者, 就要随时深刻地关注、忠实地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 揭示历史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所在, 不断地反映社会制度和政策的弊端, 以新闻的力量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建设一个公平、文明、进步、和谐的民主社会。 耿霞 敬礼 参考文献 [1]刘惠文,魏超 新闻学传播学导论 [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 [2]邵培仁 传播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蓝鸿文 新闻采访学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 [4]童兵 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 [5]胡文龙,秦硅,涂光晋 新闻评论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 [6]李良荣 新闻学概论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 [7]顾理平 新闻法学 [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2 [8]刘海贵 当代新闻采访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6 11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