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pdf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

( ) ( ) 法学评论 双月刊 2000 年第 1 期 总第 99 期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 李伟文 内容提要: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是著作权法上一个永恒的主题 ,在理论及实务上都留下许多值 得我们研究的空间。本文一方面对比分析了大陆法系的代表德国著作权法及英美法系的代表 美国著作权法“独创性”之涵义及其演进 ,并进而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法之“独创性”含义及其在 信息时代下对于某些独创性程度较低的作品 ,尤其是数据库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另一方面 , 由于独创性之判定是一个个案性极强、极富实践性的问题,本文归纳出一些断定之原则 :独创 性不同于“新颖性”,“程度”是断定“独创性”之关键所在;唯一的表达方式不是“独创性”等 ,此 外 ,美国“阿尔泰案例”中所确立的“三步法”也是颇值得我们借鉴的。 主题词 :著作权  客体  独创性 一、问题之提出 著作权之客体是作品 ,把独创性作为著作权作品的必备条件和本质属性 ,几乎无一例外地 成为世界各国著作权立法的通例。如美国著作权法规定 :“著作权之保护存在于固定在有形媒 ( ) 体之原创著作物 original work of authorship 上。”意大利著作权法规定 : “具有创造性并属于 文学、音乐、平面艺术、建筑、戏剧和电影范畴的智力作品 ,不论其表达方式如何 ,均受本法保 护。”日本著作权法规定 :“所谓著作物,即表现创作的思想或情感 ,而属于文学、美术或音乐范 围之物。”我国也不例外 ,在《著作权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 :“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指文学、艺术和 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由此可见 ,著作权客体之 独创性虽不是著作权受保护之唯一要件 ,但却是必备条件。然而 ,何谓独创性 ? 如何判断作品 之独创性 ?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从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规中尚且寻求不到合理 的解释;在学理上 ,虽时有论及 ,但未形成共识 ;在审判实践中 ,更是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任 意性。因此 ,对于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的研究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务上 ,都留下不少值得我 们深入探讨之空间。 二、独创性之概念 关于独创性之涵义 ,通观世界各国著作权法之规定 ,不外乎两大派别的观点 , 即以德国为 代表的大陆法系著作权法观点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著作权法观点。 ㈠德国著作权法之“独创性” 德国著作权法第 2 条对著作作了如此规定 :“本法所称之著作,仅指人格的、精神的创作。” 据此德国在理论及实务上推论出“创作高度”之要件。例如 ,联邦德国最高法院曾在一则判例 中宣布:只有达到一定艺术水平的美术作品 ,才受著作权法保护。即创作必须是作者运用创造 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 84 李伟文 :论著作权客体之独创性 力从事的智力创造活动 ,而非单凭技巧的劳动和一般的智力活动。平均水准之创作人能力 ( ) ( ) koennen 、单纯的手工 das reine Handwerksmaessige 、机械性技术串连形成、材料组成、按一 ( ) ① 定模型而成者 schabonenhafte ,则在著作权保护之外。 而创作高度要求著作需体现著作人 之“个性”,或称个人特征 ,方能受到保护。著作权须不论从内容、形式或两者兼具而表现出具 有个性的精神 ,藉以区别著作中的“公共的成分”。因为“公共的成分”不属于著作权的保护范 围 ,是可以自由加以利用的。如 :公共的思想内容、抽象的构想、一般动机、特定风格、技巧与方 法及使用的著作素材等 ,是属于“公共的成分”而不受著作权保护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