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pdf

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页岩气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38卷 第6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Vo1.38N。.6 2011年 12月 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ECHNOLOGY(Science&TechnologyEdition) Dec.2011 [文章编号]1671—9727(2011)06—0603—08 页 岩 气 研 究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徐国盛 徐志星 段 亮 袁海锋 张 武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摘要]页岩气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其吸附及解吸机理与煤层 气类似。根据不同的成藏条件,可表现为典型的吸附机理、活塞运聚机理或置换运聚机理。页 岩气的分布主要受页岩厚度、面积、有机质丰度、生气强度及页岩储集空间等因素控制。中国 对页岩气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国内外页岩气藏的初步对比分析后发现,中国许多盆地与美国 东部地区页岩气藏的地质条件类似,其中,中国南方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和下志留统龙马溪 组具有 良好的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中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在未来一个 较长时期内,页岩气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尤其是地质条件、成藏机理、分布规律、评价体系和开 发技术等方面将是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页岩气;成藏条件;分布规律;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分类号]TEl32.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 量不断攀升 ,包括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能源 日益 岩 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 的天然 受到重视 。目前 ,美 国和加拿大 已实现页岩气 的 气聚集 。它是天然气生成以后在烃源岩层 内就近 商业开发,并取得 了可喜的成果_l1-4;与此 同时, 聚集的结果,具有 “原地”成藏的特点。在页岩气 国内常规油气储量的瓶颈迫使中国天然气工业重 藏 中,天然气也可以存在于夹层状的粉砂岩、粉砂 心 向非常规油气转移。而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十分 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甚至砂岩地层中。页岩气是 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已经成为诸多学者的共 一 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 ,其特殊的赋存方 识 ]。本文综合吸收、分析 了近年来页岩气 的 式使之不受圈闭的控制 ,因此 ,有人把它归属于 研究成果 ,介绍了页岩气 的基本理论 ,国内调查研 “连续性气藏”[1 ]。 究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 ,并指 出未来页岩气 的发 页岩气有多种成因类型,可以是生物成因、热 展趋势。 成 因,也可 以是生物一热成 因。作为生物成 因气, 通过埋藏早期的成岩作用或侵入的大气降水中富 1 页岩气基础理论研究现状 含的细菌微生物活动而形成;作为热成因气,通过 在埋藏较深或温度较高时干酪根的热降解或低熟 在传统的油气勘探 中,人们一直认为烃源岩 生物气再次裂解形成,以及油和沥青达到高成熟 只生成油气而不能储藏 ;而近年来的研究证实 ,页 时二次裂解生成-l1。 岩气不仅生成于烃源岩,而且还能大量存储于其 中。 [收稿 日期]201l-O3—28 [基金项 目]国土资源部油气专项 (2009GYXQ15-06—04) [作者简介]徐国盛 (1962一),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储层评价与油气成藏研究,E—mail: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