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技能与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课议课的技能与策略

观课议课的技能与策略 肥城市教学研究 王文涛 一、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区别观课用多种感官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在多种感官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的观察,除了语言和行动,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都将成为感受的对象。更重要的是,观课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主要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往来观课教师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听课是不强调提前和教师沟通的,更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观察课堂的。观课围绕观课目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使观察问题有全面的把握,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议课效益听课评课往往是跟着感觉走,甚至走进课堂前还不知道要听什么课。观察课堂时必须精力高度集中,围绕观课目标发现问题,完成自己的任务听课教师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所以在课堂上可以很放松。观课要求观课教师尽量坐在学生中间,这样可以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发现问题听课教师则往往坐在教室的最后。在传统的听课中,我们往往习惯于坐在教室的后边,观察教师的言行,如何引入新课,如何设计教学环节,如何引导学生,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语言是否简炼,教态是否自然,媒体运用是否恰当,在这里也有“观”的成分。我们也重视了学生,看学生的发言是否积极,精神是否饱满,从学生的回答问题状况看老师的引导是否恰当。我们过多地关注了教师的行为表现,看学生的表现也是为了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 2、议课与评课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课侧重对课的好坏下结论、作判断有“主”“客”之分议课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地交流,“议”要超越“谁说了算”的争论,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评课需要在全面分析课堂信息的基础上,指出教学的主要优点和不足。议课活动以“改进、发展”为主要课的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鼓励作课教师主动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求得发展。评课活动主要将“表现、展示”作为课的取向,执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强调集中话题,超越现象,深入对话,促进理解和教师自主选择。而评课是把教师看成等待帮助的客体。听课评课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别人的课品头论足,而没有设身处地思考自己会怎么做,到最后自己什么也没学到。轮到自己讲课虽然感觉自己的课堂不甚满意,但究其原因也说不上来,糊里糊涂。日复一日的下去,问题仍然是问题,教学难以进步。评课的几个误区重观轻议套话连篇平淡肤浅面面俱到“老好人”思想以偏概全。观课议课观课即课堂观察,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脑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听课记录、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地(也有间接地)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展开对话反思促进的过程。观课议课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四步:观察者对记录的课堂量表中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诊断、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评课稿。 第五步:课后评议。观察者根据课堂教学情况,从每一个观察角度出发,进行说明,作出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建议。 第六步:总结。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材料。 3、选择观察视角 观察要素应包括教师、学生两个大方面,其中,教师方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学生方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操作要求: (1)观察视角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观察目的。教研组应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确定观察视角,再分配给每个观察者。 (2)观察视角必须是可观察的现象。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是观察点的品质。观察只是对行为的一种快照,我们很难观察学生、教师头脑里的东西,只能观察能观察到的东西,必须是一系列可感的师生活动与现象,例如:师生之间的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辅导与练习,教师移动与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同样,所确定的观察点还必须是可记录的和可解释的,不可记录等于不可观察,不可解释等于没有观察。是观察者或被观察者想观察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自己、教师以及合作体的需要确定观察点。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关心的问题不同、需求不同,因而确定的课堂观察点就不同。实际上,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需求往往不尽一致,这就需要在课前会议中通过协商来确定观察点。就学科教研组而言,在观察点的选择和确定上,要思考本学科教研组近3年的课堂教学追求是什么。确定了具体的目标之后,就需要考虑与研究主题最密切相关的观察点,在此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