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环保型低固汞
触媒及年回收 10000吨废汞触媒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
二O一七年十一月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 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 吨废汞触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 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 吨废汞触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一章 前 言
1.1建设项目特点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16年10月,年产环保型低固汞触媒
5000吨。公司低汞触媒生产与回收一体化示范项目的实施将使我国电石法聚氯乙
烯行业氯化汞消耗量明显下降,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在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推广后,
氯化汞消耗量将下降 50%,大幅度降低了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氯化汞流失量。新
型废汞触媒回收工艺与传统回收技术相比,氯化汞的流失率降低 30%,对解决我
国电石法 PVC 的氯化汞消耗高和汞流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公司长远发展规划和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通过近两年的市场调查和社
会调研,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决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达拉特
经济开发区三垧梁工业园建设“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环保型
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吨废汞触媒项目”,该项目建设可以有效促进鄂尔多斯
地区经济产业化战略的实施和工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带动区
域经济发展,缓解地区就业压力。
本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2900万元。以氯化汞、活性炭为
主要生产原料,通过溶解、浸泡等工序生产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建设的规模为年
产5000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吨废汞触媒。
1.2环境影响评价过程
本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危险废物(含医疗
废物)集中处置及综合利用”需编制报告书的类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内蒙古圣龙大地
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12月12日委托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公司承担本项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环评人员多次赴现场进行踏勘和调研,收集了项
目所在地自然和社会环境背景资料。根据初步工程分析和环境质量状况,筛选了
评价重点、评价和预测因子,根据有关技术导则和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确
定了个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工程分析,环境质
·1 ·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 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 吨废汞触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量现状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并针对项目排污提出了预防及减缓措施。在此
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
及年回收10000吨废汞触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次评价工作在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
境、固体废物、环境风险进行评价与分析。同时对工程的合理性、污染防治措施
的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1.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评价认为本项目建设规模合理,生产工艺、环保设施较先进,符合国家、地
方产业政策,同时该项目符合达拉特经济开发区三垧梁工业园园区规划、土地利
用规划等,体现了清洁生产的原则;经采取相应污染防治措施后,对周围环境的
影响较小,区域环境质量基本维持现状;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符合总量控制要
求;本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建设单位认真落实本报告中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能够满足污染物实行
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项目建设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
行的。
2
内蒙古圣龙大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 吨环保型低固汞触媒及年回收10000 吨废汞触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二章 总论
2.1 编制依据
2.1.1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 日施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