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4级高二上期〔半期〕政治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2014级高二上期〔半期〕政治试题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 高2014级(文科)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 政治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王渝川 审题人:刘蕾 命题时间:2012年11月18日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卷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艺术形式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2011年7月8日的《光明日报》报道,时值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纷纷登场。仅以1921年建党前后为背景的描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影片就有多部,如《建党伟业》《湘江北去》《秋之白华》《情归陶然亭》等。据此回答2~3题。 2.2011年7月1日前后,市场上上映的红色题材电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建党伟业》的包场预订已经到了8月份,零售票房也是后劲十足。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对经济的影响重大  ②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  ③文化生产力日趋重要 ④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湘江北去》打出的是青春激情的招牌,得到了青年观众的热捧。许多年轻人评价说,这是一部“给力”的青春电影。《湘江北去》的成功体现出(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4.为进一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鼓励人们积极投身“十二五”建设,各部门、各地区、各电视台、各网站纷纷举行了英模人物纪念活动,形成了讴歌英雄模范、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氛围。这一做法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 ①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电视和网络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2012年国庆期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图书馆阅读书籍,走进美术馆欣赏艺术品,走进博物馆参观历史文物。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活动  ②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人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  ④文化决定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大肆鼓吹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 A.既要开展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又要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 B.对外开放的同时,还要坚决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文化侵略 C.世界正在一体化,文化间的渗透和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D.西方价值观的传播不利于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 7.“重男轻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在今天,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里。这说明( ) A.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C.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D. 文化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8.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9.“不知道过去什么情况,就不懂得现在要干什么,更没法展翅未来。”从文化的角度,这句话启示我们( ) ①对待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10.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篡改古诗或者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