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清代戏曲概况与清忠谱》.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音乐《清代戏曲概况与清忠谱》

第二章 清代戏曲 第一节 清代戏曲概况与《清忠谱》 第二节 李渔与《风筝误》 李渔铜像 * * 一、清代戏曲概况 清代是古代戏曲发展的新的繁荣时期。元明以来兴盛起来的杂剧和传奇,这时仍有许多优秀的作家作品。当杂剧和传奇衰落以后,又有各种地方戏兴起。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也在进一步成熟。 (一)、清代传奇 从明代中叶开始进入繁荣时期的传奇,到清初仍然保持着兴旺的势头。 1、苏州派 明末清初出现的一个现实主义流派。该派以李玉为首,主要成员有朱素臣,朱佑朝、张大复、叶时章、毕魏、丘园等。因为他们都是苏州人,创作倾向和创作风格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苏州派戏曲创作的主要特点: (1)较多地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2)在题材上大都描写重大的政治斗争,特别是市民的生活和斗争; (3)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 (4)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5)封建道德观念较为浓厚。 苏州派剧作家的作品好多都是传奇剧名作。如朱素臣的《双熊梦》(《十五贯》)、朱佐朝的《渔家乐》、叶时章的《琥珀匙》、毕万侯的《三报恩》、丘园的《虎囊弹》等等。当然,最著名的还是李玉的《清忠谱》。 2、方成培的《雷峰塔》 《雷峰塔》写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对妇女的残酷压迫。这是一个以神话为题材的悲剧,在舞台上历演不衰。 3、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 4、吴伟业、尤侗的抒情剧 吴伟业、尤侗等人是明末清初另一类型的传奇剧作家。他们都是著名的诗人,写戏不是为了演出,而是为了抒情。吴伟业的代表作是《秣陵春》,尤桐的代表作是《钧天乐》。 (二)、清代杂剧 杂剧发展到清代已成余响,成就不及传奇。较有影响的是蒋士铨和杨潮观等人的作品。 1、蒋士铨,著有戏曲30余种,现存杂剧8种。其中《四弦秋》是他的压卷之作。剧写白居易贬江州,遇琵琶女花退红,感而赋长诗《琵琶行》的故事。剧本不落才子佳人俗套,寄托深隐,曲辞优美。 2、杨潮观,仿明代徐渭《四声猿》的作法,写短剧32种,结集为《吟风阁杂剧》。这些短剧大都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在艺术上构思新颖,富有诗意,其中《寇莱公思亲罢宴》是他的代表作。剧写宋丞相寇准生活奢侈,为庆祝生辰大排筵宴,老婢女刘婆因被掉在地上的烛油绊倒,勾起当年寇母含辛茹苦教育儿子的情景的回忆,她拿了一幅绘有寇母孤灯伴子读书的图画给寇准看,使寇准翻然悔悟,下令停宴罢席,遣还寿礼。 3、吴伟业、王夫之、孔广林等人都有杂剧作品,但大都是案头之曲。到清代中叶,杂剧便和传奇一同衰落下去了。 (三)、清中叶各种地方戏 清代中叶以后,随着杂剧与传奇的衰落,各种地方戏在各地兴起,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二黄腔等。这些被士大夫称之为“花部”、“乱弹的地方戏,对原有的戏曲形式进行大胆的继承革新。不仅遍布广大农村,而且还涌进了北京和杭州等大城市,终于取代了传奇,统治了戏曲舞台。 (四)、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 戏曲理论和戏曲批评在清代有较大发展。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集大成的著作。焦循的《花部农谭》是研究早期地方戏剧目的一部重要著作。 二、《清忠谱》 (一)、李玉的生平与创作 李玉(159l?—l 67l?),字玄玉,吴县人(今江苏苏州)人),生活于明末清初.出身贫寒。明亡之前,中过副榜举人。入清以后,绝意仕进,致力于戏曲创作。 李玉是苏州剧坛的领袖,是多产作家。所作传奇约四十种,现存十八种。其明亡以前的代表作是《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园》《占花魁》,世称“一人永占”。入清以后的主要剧作有《千钟禄》(又名《千忠戮》)、《万安民》(已佚)和《清忠谱》等。 l、《清忠谱》的思想内容 《清忠谱》是根据明朝天启六年三月在苏州爆发的一起市民暴动的史实写成的。 剧中矛盾的起因是魏忠贤的死党、巡抚毛一鹭强迫苏州人民兴建魏阉生祠,激起公愤。东林党人周顺昌挺身反对,遭到逮捕。市民颜佩韦等五人为首,聚众万人至府衙请愿,遭到镇压。周顺昌及颜佩韦等五人均遭魏党杀害。及至明思宗即位,魏忠贤被黜自杀,这场冤案才得以昭雪。苏州人民有感于五人之义,一夜之间毁掉了魏阉的生祠,并在其旧址上重修了五人的坟墓。这件事《明史·周顺昌传》、张溥散文《五人墓碑记》等都有记载。 《清忠谱》通过对这一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歌颂了以周顺昌为代表的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和崇高气节,表彰了颜佩韦等下层市民见义勇为、不畏强暴的高贵品质,深刻反映了明末复杂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矛盾。 《清忠谱》的主人公是周顺昌。剧本着力刻画他清廉、耿介、忠贞、刚直、嫉恶如仇的性格,是作者理想的清官和忠臣形象。他为官多年,廉洁自守,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