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他者的眼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他者的眼光

他者的眼光 徐志啸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2 【复印期号】2009年01期 【原文出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福州)2008年5期第65~71页 【英文标题】Perspective of the Other: One Case of American Scholars’ Study of Tang Poetry 【作者简介】徐志啸,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 本文拟从他者的视角,对美国学者高友工(及梅祖麟)的唐诗研究,作典型个案的深入解析,以从中汲取可供中国学者借鉴的解析中国古诗的理论、方法和新颖角度,并同时说明,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需要拓宽视野,适时地引入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以推动研究的深入。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other person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found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on the study of Tang Poetry conducted by an American scholar, Gao Yougong (Mei Zulin) so as to draw on the theory, the method and the new angle of analyzing Chinese ancient poetry, which can be adopted by Chinese scholars. Meanwhile it also shows the necessity of broadening the field of vision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and introducing timely research achievements for promoting further studies. 【关 键 词】高友工/唐诗研究/海外汉学Gao Yougong/Study on Tang Poetry/Overseas Sinology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85(2008)05-0065-07 ????中国古代诗学研究需要拓宽视野,在潜心深入研讨文献典籍和钻研理论本身的同时,眼光还应投射和关注海外学者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从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中发现可资挖掘参考的东西——近些年来这已成了学界人士开始注重的层面。事实也确实如此,人们从这些年来看到的翻译引进的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确实发现有不少能引发我们兴趣和产生热点的东西,其中蕴涵了传统研究框架思路所难见的理论和方法,它很能促发我们的思考和拓宽思路,进而为研究开出新生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中国文学教授高友工撰写的多篇有关唐诗研究的论文(其中包括与梅祖麟教授合作的),便是很能启发我们研究思路的代表作,这里,我们拟以此作为剖析的典范之文[1][2],作一番较为深入的论析,从中引发可资参考的借鉴。 ????从语言结构入手解析杜诗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诗人或解析一首诗歌,往往从文学的角度入手,结合诗人或写作这首诗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条件,以及诗人本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等,对诗人及其作品,作解说和评价,或者用文学欣赏的眼光对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展示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具体的分析解剖,很少或几乎不会从文学以外的角度去看问题——这大概已成了我们的传统习惯。但是,美国学者高友工和梅祖麟合作的论文,其观察点和解剖方法却与我们的传统习惯不一,他们打破了人们习惯的文学批评方法,从语言结构的批评角度来解析唐代杜甫的诗,令人耳目一新,可谓开了唐诗批评和研究的新生面。 ????首先值得提出的,是他们研究杜甫诗歌的立足点——导致杜甫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之一的原因是何?这是高梅两人之所以撰写这篇论文的出发点。他们认为,过去许多对杜甫其人及其作品伟大的评价,都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也就是说都没有涉及诗歌自身的内在尺度,在他们看来,衡量一个诗人是否伟大,最根本的标尺,乃是这个诗人所创作的诗歌是否卓越地运用了语言艺术这个最根本的内在标准,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只有创造性的运用了语言,并使其臻于完美的境界,那才算是达到了作为伟大诗人的资格。笔者以为,高、梅两人这一对杜甫诗歌评判的标准和研究出发点,点到了问题的实质,且不仅适用于评析杜诗,还可以涵盖对所有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的解析和评判。这是我们首先应该高度肯定的。 ????高、梅两人的研究从语言结构批评的方法入手,他们先简要介绍了语言学批评方法本身,指出其处于强调读者的直觉感受和注重诗的文字结构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