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思维方式
元素及其化合物
——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思维方式
?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之.
在高一、高二其间,我们可能是一味的埋头做题,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出乎其内”。但在今天,当我们跳出题海,站在更高的层次来分析和回顾所学的知识,对知识进行归类、比较、整合,找出学科内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内容分专题联成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板块,构建知识体系。复杂问题分解,对简单问题组合,提高对知识的应变能力、迁移能力和衍生能力100多个,而且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不少同学会感到难以掌握和运用。同时,《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考核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这部分内容综合性的具体化体现就是推断与分析,就是说: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考试以推断题的形式出现而使人们尤为关注。
2004年的《考试说明》将理科综合能力概括为五种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其中推理能力从2002年起被单独列出,从近几年高考的得分情况来看,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要求的背景分析
《考试说明》中要求考核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这部分内容的具体化体现是以综合性的推断题为主,主要包括:
(1)以物质结构为指导的推断题,
(2)以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实验现象为基础的推断题,
(3)以数据分析为主要依据的推断题,
(4)结合上述3个方面的综合性推断题。
2.从题型分析主要包括两类:
(1)给出实验现象或特定组合元素的必要数据的限定范围的推断题,
(2)只给出物质类别或状态及转化框图的不定范围的推断题。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归类和复习方法点拨
1.依靠理论指导,减轻记忆负担
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内容繁多,但其中有许多内容和化学基本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复习时可以用化学理论去统率和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而不需死记硬背。
例如在元素性质递变关系中,重点掌握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关系。或是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可以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
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可以推测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中性、酸性还是碱性;
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顺序表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可以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
根据化学平衡和沙特列原理,可以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等……
如此等等,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复习中重视理论知识与元素知识的结合运用。因此,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那些可以从化学理论上加以概括的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建立结构网络,理清知识体系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能融会贯通,把知识横向和纵向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地贮存。
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学结构原理和教学实践,有这样一条规律:元素化合物一认为杂乱无章,易学难记,但按照“知识主线 、知识点、知识网”的方式,将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并依据“由线引点,由点连网,由网成体(立体)”的程序进行复习,则用很少时间就可以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便于学生掌握研究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具体地说,首先依据教材所展示的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总结出常见的6种非金属,5种金属共11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主线:
非金属单质知识主线:
气态氢化物 ← 单质 → 氧化物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 相应含氧酸盐
HCl ← Cl2 → HClO → NaClO
H2S ← S → SO2 → H2SO3 → Na2SO3
SO3 → H2SO4 → Na2SO4
NH3 ← N2 → NO NO2 → HNO3 → NaNO3
PH3 ← P → P2O5 → HPO3 H3PO4 → Ca3(PO4)2
CH4 ← C → CO CO2 → H2CO3 → CaCO3
SiH4 ← Si → SiO2 → H4SiO4 H2SiO3 → Na2SiO3
(2)金属知识主线:
单质 → 氧化物 →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 相应盐
Na → Na2O Na2O2 → NaOH → Na2CO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做好民政工作.doc
- 值得收藏的国画龙图.doc
- 做领导前先学会自律.doc
- 停给所有想要您的前男友乞求您回到他身边的女士.doc
- 健康专家洪昭光谈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doc
- 健康生活 素食菜谱.doc
- 健康相关考博英语短文.doc
- 健康隐患的微妙信号:黑眼圈或为过敏症发作.doc
- 健美操 专业 论文 答辩 幻灯.ppt
- 健康防晒.ppt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实践成果转化策略与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三年级数学几何模块任务驱动法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课中多元文化元素融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扬尘污染控制技术在城市道路绿化带植被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物理课程中简单机械原理实验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程投影仪镜头改装方案(3篇).docx
- 高中地理空间分析机器人编程在地理数据挖掘中的技术突破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程项目部人文关怀方案(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