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调研报告.doc

自治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治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调研报告

自治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调研报告   自治县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调研报告   XX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北部,国土面积5312平方公里,辖2镇13乡、163个村委会、5个社区,共有人口3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91%。居住着哈尼、彝、拉祜、瑶、布朗等25个民族,其中哈尼族人口22万余人,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人均占有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XX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县、乡、村文化网络建设基本健全,文化活力逐步呈现,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现就XX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利用情况调研如下:   一、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管理利用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情况。   县城建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建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及农家书屋,全县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构建初步成型。文化馆业务用房915平方米,达省三级馆标准,内设群文辅导组、调研编辑组、美术、书法、摄影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节庆管理服务中心5个组室,建有录音室,配有电脑、相机、复印件、音响录音设备等。图书馆馆舍面积1200平方米,藏书7万余册,达国家三级馆标准,内设办公室、采编室、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放映室(报告厅)、地方文献(资料)室等8个部室,配有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投影仪等设施设备,建有流动图书点10个,年均征订图书800余册、报刊200余种。15个乡镇建有300平方米的集图书阅览、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培训、党员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并配备了摄像机、单反相机、打印传真一体机、电视机、DVD影碟机及专业舞台音响等设施设备;4个乡镇建成农民网络培训学校,配有应用服务器、业务终端机及投影机、投影幕等设施设备。168个村委会(社区)建有“农家书屋”,配有8人阅览桌椅1套、书架5组及图书1200种1500册、报刊20种,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100种187张。全县共有农村文艺演出队112支(获省级农村业余文艺演出队称号11支、市级6支),村级覆盖率达70%,为45支文艺队配备了铓、勾锣、苏锣、二胡、中鼓、竹笛、三弦等民族民间传统乐器及专业多媒体音响、手风琴、电子琴和录音机等。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项目点998个,受益群众33745户16余万人,目前正积极实施15个乡(镇)159个村委会970个自然村23172户“十二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及1万户的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   截止目前,全县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科技文化活动室263个(含村委会用房);篮球场80块(灯光球场24块)、田径场5块、网球场2块、羽毛球场4块、陀螺场2块、门球场4块;有线电视用户16671户(数字电视13488户、模拟有线电视3183户),卫星直播电视用户(广播电视“村村通”)33475户。   (二)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利用情况。   文化馆。利用现有设施设备常年开办书法、古筝、声乐、钢琴、小提琴、吉他、舞蹈等培训班,不定期举办书法、摄影、绘画作品展,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歌曲、器乐、舞蹈,并常态化对民族民间文艺队开展辅导培训工作。主办刊物《阿XX》每季度出版发行1期,年均举办社会艺术培训班20余期、未成年人文化艺术培训班10余期,举办大型展览10余次;深入挖掘哈尼族一歌一舞,收集、整理创作民族民间歌曲50首,哈尼语录制13首,在省级刊物中发表10余首,市级获奖10余首。图书馆。年均到馆读者4万余人、借阅图书3万余册、阅览人次2万余人,到馆读者逐年增多,基本实现图书电子阅览、电子借阅和网络培训、流动图书服务常态化。乡镇综合文化站。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工作,建立农民网络培训学校,采取面对面讲授或播放视频资料等方式,年均对群众进行农技知识等培训10场次,将传统的“商贸赶集”转化为“科技赶集”、“文化赶集”、“普法赶集”,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收到良好社会效应。农家书屋。各行政村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推介惠农政策及致富信息,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了解,为我县着力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村能人、富人、文人、艺人夯实了基础。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全县各乡(镇)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年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50余场次,举办篮球、门球、拔河、长跑等体育运动项目达60余场次,农村电影放映电影2000场,各大节日开展的文艺演出、篝火晚会、大型游园、舞龙拜年等活动丰富多彩,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