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东北二人转”.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北文化“东北二人转”

东北文化“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是东北文化艺术的瑰宝,本人整理的东北二人转相关信息和资料,属于个人爱好,所有资源部分来 自于网友提供。特别感谢百度百科和东北二人转网。 整理者:二人转爱好者 参考网站:百度百科/view/8958.htm 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 小沈阳资料/view/1385811.htm 赵本山资料/view/2783.htm 【二人转简介】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 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 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 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 峰市)。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康德二年( 1934 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 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 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 ,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 年 4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 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 来越响。 【起源和发展】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 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自草创至今,大约有近 300 年的历史,艺人师承关系可上溯到清朝嘉庆末 年。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 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西路以辽宁黑山县为重点,受河北莲花落影响较多,讲究板头。 南路以辽宁营口市为重点,受大秧歌影响较大,歌舞并重。 北路以黑龙江北大荒为重点,受当地民歌影响,唱腔优美。 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要棒” 的谚语。后来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 融洽,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演出形式】 二人转是东北的民间小戏。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 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 、“双” 、“群” 、“戏” 四类。 “单” :指“单出头” ,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 角戏” 。 “双” :指“双玩艺” 。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 入,载歌载舞。 “群” :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 。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 :指“拉场戏” 。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 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 二人转最初由男性演员表演,换装成一旦一丑。以后出现女演员,由一男一女演 唱,作简单化妆。 【表演手段】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 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 ;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 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 对于演员的表现手法,有 四功一绝之说。 四功 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 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 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 舞 。二人转的一绝 ,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 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 风摆柳 ,仙人摘豆 ,金龙盘玉柱 ,黑虎出山 ,金鼠归洞 ,缠头裹脑等高难动 作。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 扭 ,胸前打扭 ,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唱腔】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 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 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 四功一绝” 。四功是指“唱、 说、做(或扮)、舞” ,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 。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 主,兼有民歌长短句。说口包括说白和数板,多用韵白,语言风趣幽默,滑稽可笑; 做功讲究表演手段和动作;舞功以东北大秧歌为主,同时吸取民间舞蹈和武打动作。 【二人转的根】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