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概况调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煤化工技术发展概况调研报告

项目编号 目录 第一章 我国煤炭资源综述 1 1.1 煤炭资源 1 1.2 煤炭生产及消费概况 6 1.3 前景分析 9 第二章 煤炭液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1 2.1 煤直接液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2 2.1.1 概述 12 2.1.2 煤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2.1.3 煤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应用情况 18 2.1.4 煤直接液化经济评估 24 2.1.5 煤直接液化技术分析 26 2.2 煤间接液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8 2.2.1 概述 28 2.2.2 煤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8 2.2.3 煤间接液化技术国内外应用情况 33 2.2.4 煤间接液化经济评估 53 2.2.5 煤间接液化技术分析 56 2.3 可能的技术开发点及机会 59 第三章 煤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0 3.1 概述 60 3.2 煤气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61 3.2.1 煤气化的基本化学反应[90] 61 3.2.2 国外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2 3.2.3 国内气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77 3.3 典型煤气化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83 3.3.1 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83 3.3.2 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应用情况 92 3.4 煤气化工艺经济性评估 95 3.4.1 经济参数条件 97 3.4.2 经济评估结果 98 3.5 技术分析 99 3.5.1 各种煤气化技术的综合比较 99 3.5.2 几种先进的气流床气化炉的综合比较 101 3.6 可能的技术开发点 110 3.6.1 降低煤的内在水分 111 3.6.2 开发高浓度煤浆添加剂 111 3.6.3 开发三元混合煤浆 111 第四章 焦化工业发展现状及技术综述 113 4.1 概述 113 4.2 炼焦工艺技术介绍 114 4.2.1 水平室式炼焦工艺技术及主要研究开发方向 114 4.2.2 无回收焦炉 119 4.2.3 连续炼焦工艺 119 4.3 国内外焦化新技术开发情况 120 4.3.1 国际焦化新技术 120 4.3.2 中国焦化新技术 124 4.4 国内外焦化工业发展状况 127 4.4.1 发达国家焦化工业发展状况 127 4.4.2 国内焦化工业发展状况 128 4.5 焦化工艺技术评述及可能的技术开发点 130 4.5.1 开发新的熄焦工艺 131 4.5.2 收购畅翔型自动化连续炼焦技术 131 第五章 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133 5.1概述 133 5.2 MTO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4 5.2.1 MTO工艺说明 134 5.2.2国外研发进展 139 5.2.3国内研发进展 140 5.3MTO技术国内外应用情况 142 5.3.1 MTO工艺试验 142 5.3.2 MTO工业应用情况 144 5.4 MTO项目经济评估概况 146 5.4.1 经济参数条件 146 5.4.2 经济评价结果 146 5.4.3 原料价格是MTO项目经济性的关键 147 5.5 MTP技术及相关信息 149 5.5.1 MTP工艺说明 149 5.5.2 MTP技术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 151 5.5.3 MTP技术经济性评估 152 5.6 可能的技术开发点及机会 155 第一章 我国煤炭资源综述 1.1 煤炭资源 煤是由物残骸经过复杂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变的。一般认为,成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前者主要是生物化学过程,后者物理化学过程。我国地史上的聚煤期有14个,其中早石炭纪、晚石炭纪早二叠纪、晚二叠纪、晚三叠纪、早中侏罗纪、早白垩纪和第三纪为主要聚煤期。在这7个主要聚煤期中,以晚石炭纪-早二叠纪、晚二叠纪、早-中侏罗纪和早白垩纪4个聚煤期更为重要,相应煤系地层中赋存的煤炭资源占我国煤炭资源总量的98%以上。从低变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全国 1.01 48.6 14.85 9.30 5.91 7.86 8.54 动力煤 1.15 39.35 16.46 16.68 9.49 7.65 7.05 炼焦煤 1.03 55.16 13.71 4.18 3.29 8.05 9.62 华北 1.03 42.99 14.40 16.9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