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第卷太原教育学院学报’年月’-./.01-.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孙玲/江苏省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无锡01摘要王守仁是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他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出发提出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儿童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考虑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采取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的栽培涵养之方并十分注重家庭社会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他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仍有颇多的启发价值关键词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儿童观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哲学教育思想形成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心学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以及近代的教育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中最精彩的部分其成就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实属罕见许多内容今天仍不乏现实意义一王守仁儿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王守仁从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出发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倾等’和教约’等文中对儿童教育提出了如下思想主张对当时及后来的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以人伦其为善王守仁生活于明中叶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商品经济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明王朝由稳定进入衰败的转变时期王守仁的从政与为学生涯使他深深感受到士风之衰薄学术之不明他本着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的认识希望通过教育来明人伦变士风振兴封建道德维护封建统治并将学以求道作为毕生的使命他从致良知的理论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的最多受蒙蔽最少实施教育要及早从儿童时期抓起这样见效快而且大他针对当时科举考试完全左右学校教育学校重知识记诵轻道德培养的现实环境指出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智觉他认为儿童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使儿童能够明人伦因此儿童教育应以德育为中心任务陶冶儿童的道德意志培养儿童的德行情操发展儿童的知识智力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在这一点上王守仁与正统理学并无不同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圣情怀但在当时科举至上的情形下能如此高呼实属难能可贵全面诱导不执一偏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该是多方面的他在传统的读书之外增加了歌诗与习礼并指出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尊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整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曰使之渐于礼义高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在他看来歌诗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意志还可以把儿童的跳号呼啸引向咏歌将儿童的内心忧闷导向音律起调节儿童情感的作用而习礼则不但可以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还能通过礼仪动作的练习达到锻炼身体增长发育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体现学与习’动与静’智与德的协调作用取得最佳的育德功效王守仁在教约中将每天的功课作了精心的安排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做课仿次复诵书读书次歌诗通过这样的安排儿童能在诵书’讲书’背书之间习礼’歌诗从而有张有弛同时王守仁还提倡带有比赛’以摩性质的会歌’会礼活动规定每学量童生多寡分为四班每日轮流一班歌诗其余皆就席敛容肃听每五日则总四班递歌于本学每朔望集各学会歌于书这对于减轻儿童的学习负担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顺性自然培养志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更多地被看成是小大人儿童与成人并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而王守仁则把儿童期看作人生的一段特殊发展时期认为儿童有如春天的幼嫩草木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之中只有精心地栽培和浇灌才能使儿童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他对当时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又经常对学童鞭挞绳缚若待拘囚的教育现实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指出这种扼杀儿童天性的施教方法是造成学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根本原因是使学童偷薄庸劣日趋下流的教育不是求其为善的教育他认为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应从其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出发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来代替督’责’罚的方法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如春风时雨及草木一样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王守仁的这种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看到了儿童特殊的不同于成人的性格特征尊重了儿童的人格尊严使儿童能在宽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中学习’生长这对于儿童个性之解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他的这一思想比西方最早表达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名著爱弥儿的出版时间’年早了’多年并对李贽等进步思想家的儿童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王守仁非常注重心体中的个体性他一再强调人要随才成就在他看来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因而不能以一般的模式去强求一致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是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