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静载试验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大跨度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静载试验研究
Research on Static Load Test of Large Span Steel Pipe Concrete Tied Arch Bridge王立新WANG Li-xin(衡阳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衡阳421000)(Hengyang City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Ltd.,Hengyang 421000,China)
摘要院以一座下承式钢管混凝土刚架系杆拱桥为背景工程,进行了成桥静载试验。通过实测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对比可知,该桥处于较好的弹性工作状态,为后期使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 The static load test of bridge is conducted, by taking a through typ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eel frame tied arc bridgeas the background projec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easured data and the theoretical data, we can know that the bridge is ingood elastic state, which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later use and management.
关键词院钢管混凝土;拱桥;静载试验Key words: steel pipe concrete;arch bridge;static load test中图分类号院TU375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3-0141-02
0 引言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构形式新颖,施工工序复杂,一般在工程竣工后,通过荷载试验,对桥梁的整体性能、施工质量和实际承载能力进行全面评价,为桥梁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桥梁后期的使用条件和管理养护提供参考建议[1]。
1 工程概况衡州大道跨京广铁路立交主桥采用刚架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桥长172m,吊索段桥面宽28.6m。其设计荷载为:城市原A 级,不考虑人群荷载[2]。主拱拱肋采用等截面钢管混凝土桁架结构,拱轴线为悬链线,拱轴系数1.05,矢跨比为1/4.5。主桥设20 对吊杆。每片拱肋各设10 根可换索式钢绞线系杆,桥面系采用悬吊体系,由钢横梁、钢纵梁、桥面预制板及现浇层组成钢-混组合结构。
每片拱肋桁架上、下弦杆由四根准800伊14mm 的钢管及平联缀板组成,腹杆采用准273伊12mm 的钢管,腹杆内不灌注混凝土。根据横向稳定的需要,钢管混凝土两主拱肋之间设置了7 道“一”字形横撑,横撑内不填充混凝土。
2 静载试验
2.1 结构模型采用通用软件MIDAS/Civil 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拱肋空钢管采用梁单元,钢管内混凝土采用施工联合截面法进行模拟,全桥共包含2811 个单元,1630 个节点。
2.2 试验工况结合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受力特点与该桥实际施工、使用情况,选择了墩底、拱顶、1/4 拱肋截面作为应力控制截面,分别确定为工况1、工况2、工况3,静载试验工况、测试内容见表1。
桁架型钢管混凝土拱桥中,主拱拱肋是由弦杆、平联板和腹杆组合而成,在其有限元模型中,以两根上弦杆与平联板组合建立上拱肋单元,以两根下弦杆与平联板组合建立下拱肋单元,上、下拱肋单元通过腹杆连接形成主拱拱肋。由于主拱拱肋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故有限元模型只能够求出对应的上、下拱肋的截面内力,而不能够求出主拱拱肋的截面内力。
首先由上述有限元模型,求出各工况测点处的应力影响线。再按照桥梁设计荷载,利用重型车辆进行等效加载。
由此确定各工况车辆布置情况,对于车辆布置最多的工况1,进行分三级加载,各工况车辆加载数量见表1。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未给出各工况车辆布置的具体位置[5、6]。
静力荷载试验效率按照《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中第8.1.2 节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2.3 测点布置该桥桥面挠度布置10 个测点,分别选取桥面两端部、L/4、L/2、3L/4 截面作为挠度测试面,南北侧各5 个测点。
选取墩底、北侧拱肋的两拱脚、L/4、L/2、3L/4 截面作为应变测试截面,墩底应变计布置于内外两侧,拱肋截面则在上弦杆与上平联板上缘布置应变片。
3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3.1 挠度测试结果各工况实测挠度值与理论值对比见表2。全桥实测桥面向下最大挠度-52mm,小于相应理论值-58m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