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制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大特种作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八大特种作业)XXXXXXXX公司吊装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吊装作业管理,避免事故的发生。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吊装作业管理。三、内容3.1定义吊装作业:利用各种机具将重物吊起,并使重物发生位置变化的作业过程。3.2吊装作业的分级、分类3.2.1吊装作业按吊装重物的重量分为三级:3.2.1.1吊装重物的重量大于100吨时,为一级吊装作业;3.2.1.2吊装重物的重量大于等于40吨至小于等于100吨时,为二级吊装作业;3.2.1.3吊装重物的重量小于40吨时,为三级吊装作业。3.2.2吊装作业按吊装作业级别分为三类:3.2.2.1一级吊装作业为大型吊装作业;3.2.2.2二级吊装作业为中型吊装作业;3.2.2.3三级吊装作业为一般吊装作业。3.3吊装作业的安全要求3.3.1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3.3.3吊装重量大于等于40吨的物体和土建工程主体结构,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物虽不足40吨重,但形状复杂、刚度小、长径比大、精密贵重,施工条件特殊的情况下,也应编制吊装施工方案。吊装施工方案经施工主管部门和安全部门审查,报厂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3.3.4各种吊装作业前,应预先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3.3.5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大雪、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3.3.6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国标规定,高处作业时必须遵守高处作业相关规定。3.3.7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3.3.8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统一联络信号,统一指挥。3.3.9严禁利用管道、管架、电杆、机电设备等做吊装锚点。未经生产、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核算,不得将建筑物、构筑物做为锚点。3.3.10吊装作业前必须对各种起重吊装机械的运行部位、安全装置以及吊具、索具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装置要灵敏可靠。吊装前必须试吊,确认无误方可作业。3.3.11任何人不得随同吊装重物或吊装机械升降。在特殊情况下,必须随之升降的,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经过现场指挥人员批准。3.3.12吊装作业现场如须动火,应遵守动火作业管理规定。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要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3.3.13用定型起重吊装机械(履带吊车、轮胎吊车、桥式吊车等)进行吊装作业时,除遵守本标准外,还应遵守该定型机械的操作规程。3.3.14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3.3.15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3.3.16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1)指挥信号不明;2)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3)斜拉重物;4)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5)重物下站人;6)重物埋在地下;7)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8)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9)重物越人头;10)安全装置失灵。3.3.16必须按《吊装安全作业证》上填报的内容进行作业,严禁涂改、转借《吊装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部位。3.3.17对吊装作业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3.4《吊装安全作业证》的管理《吊装安全作业证》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管理。3.4.1一级吊装作业,吊装负责人要认真填写各项内容,交吊装部门负责人批准。3.4.2二级以上吊装作业,吊装部门需将填好的《吊装安全作业证》报安全管理部门批准。3.4.3《吊装安全作业证》批准后,吊装负责人应将《吊装安全作业证》交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应检查《吊装安全作业证》,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动火作业管理,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动火作业管理。三、内容1、用火作业系指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内进行的施工过程,在抢险过程中用火作业应按应急预案中的规定执行。2、用火作业涉及进入受限空间、临时用电、高处等作业时,应办理相应的作业许可证。3、用火作业的危害识别3.1用火作业前,针对作业内容,应进行危害识别,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3.2将安全措施填入“用火作业许可证”内。4、用火作业系指采用以下方式的作业。4.1各种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各种焊接作业及气割、等离子切割机、砂轮机、磨光机等各种金属切割作业;4.2使用喷灯、液化气炉、火炉、电炉等明火作业;4.3烧、烤、煨管线、熬沥青、铁锤击(产生火花)物件、喷砂和产生火花的其他作业;4.4生产装置和罐区联接临时电源并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和电动工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