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比学赶帮超典型做法(工程)
精细过程管理 培养长寿井持续提升油田管理水平 (采油管理一区,廖阔)2015年,为了保持低油价下油井的高效开发,提高油井生产时率,努力培养长寿井,采油管理一区运用统计分析找规律,重点做好提高油井泵效、优化合理抽油机运行参数和改善杆、管、泵工况运行工作,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以培养长寿井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系统思考、过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做好精细管理文章,创出了高指标新纪录,连续3年超额完成管理局下达的产量任务。新春采油厂采油管理一区,组建于2010年1月,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前山涝坝戈壁滩。目前全区在职职工55人,主要负责胜利西部探区准噶尔盆地西缘春风油田排601区块、排612区块、排601-20区块、排609区块、排6区块的采油管理工作。目前总井645,开井527口,日产液10219吨,日产油2907吨,含水71.6%。自2010年产能建设以来,采油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检泵周期逐步上升到449天,躺井率持续降低,从2014年初的6.7%下降到目前的3.3%。一、深刻分析开发形势,确立争创重点,创新培育长寿井管理思路采油管理一区主要负责春风油田开发,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油井正常生产。(1)油藏特点春风油田为浅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埋深浅,埋深-420~-610m,砂体厚度平均7.4m,,由于埋藏浅,孔隙度平均35.2%,渗透率平均9306×10-3μm2,为高孔高渗储层,地层胶结疏松,造成地层易出砂;原油粘度大,地层温度脱气原油粘度为50000~90000mPa.s,当油井处于末期生产时,管杆负荷重,对抽油机等设备损害大,稠油机故障几率高同时,粘度大也造成管线回压高,必须进行管线掺汽,而掺汽温度高时又造成管网破裂几率提高。(2)工艺特点春风油田采用HDNS工艺开发,主要采用稠油油藏开采效果技术和适用于浅薄层稠油油藏的注采一体化配套工艺技术,由于周期生产时间短(平均100天),因而单井注汽频繁,而频繁注汽导致油井管理难度增加,如柱塞和泵筒在注汽后易结垢造成卡泵,起抽遇阻情况较多。同时,采用三维绕障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轨迹难以控制,在生产时,杆柱变向扭矩大,管柱应力难以释放,油井断脱几率高。(3)环境特点春风油田地处前山涝坝自然保护区,海拔290m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500-800mm,属典型的内陆性气候,干燥少雨,年温差大,冬季最低-47℃,夏季最高43℃;日温差大,由于地处戈壁,植被均为灌木类,保温效果差,白天晚上温差可达20℃。自然环境恶劣,夏季沙尘暴,冬季雪盖三层被。生产施工难度大,冬季只有中午夏季只有清晨和傍晚可以动用生产机械,工作时间短,造成扶躺井难度大。同时,环境特点也严重考验着各种采油设备的稳定性。生产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对于老区来说,延长油井免修期、降低自然递减、提高采收率是关系油田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体现管理区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标。为此,我们以系统的观点思考问题,深入分析全区的生产经营形势和队伍技能状况,运用抓主要矛盾的方法,开展了群众性的分析挖潜活动,根据单井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卡阻、断脱、泵漏、出砂等问题,以及日常采取的解决办法,总结油井对应油藏的开发特点和变化规律,把培养长寿井作为基层争创重点和难点,形成了“系统思考、立体分析、分类管理、过程控制、全员参与”的长寿井培养思路。二、立体分析,过程控制,精心培育长寿井井要长寿,既取决于地下情况的认知程度,又取决于对井筒、地面的管理和维护,认识各系统内部的关系,摸清内在规律,找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才能提升综合管理水平。我们把全区井组和油藏看作一个大系统,把每口井作为一个小系统,由点到面,从平面和纵向上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立体分析。平面上解决单井—井组—单元存在的问题,纵向上协调好地面、井筒、地下的关系,实现三者关系和参数的最优化。虽然面对以上种种困难,但是管理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出适合西部特点的采油管理方式,进而逐步提高采油管理水平。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提高油井生产、管理指标,做实做细每一个环节,努力培养长寿井。1、技术方面(1)加药套掺降负荷管理区末期生产稠油井载荷增大,部分井的最大载荷接近甚至超出了抽油机的额定最大载荷,造成部分抽油机滚筒底板开裂,传动部件损坏的情况,制约了油井的正常生产,部分高载荷生产井增加了抽油杆断脱的概率,存在躺井隐患。针对此情况,管理区根据单井产液量、产油量、井口温度等参数,制定了《油井井筒降粘操作规范》和《井筒加药管理规定》,对末期油井开展加药,套管掺汽等措施,延长油井生产周期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损坏、抽油杆断脱的概率。同时借助远传设备及手持测试工具对加药,套掺的效果及时跟踪分析,摸索规律,为末期油井的井筒管理提供对策,提升工况管理水平。(2)应用定径式掺汽油嘴降回压由于末期生产井粘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