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语文教育主体的缺失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例谈语文教育主体的缺失
葛琴英 (四川省华阳中学高中语文组 成都 610213)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客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或者认为教师和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笔者以第一种理论为依据,谈谈现今母语教育主体失去了什么?
一则,学习时间的缺失。下面有一则材料,读者也许可以窥见一斑:
(班主任在一次班会课上放下师道尊严与学生心与心交谈)
班主任:问学生最近学习状况怎样?有什么烦恼、困惑?(摘录其中一部分)
A学生回答:“我们英语老师越来越霸道,不仅抢占了我们所有的自习课和每周仅有的两节音乐、体育和一节美术,以致我们无法完成其它课的作业。”
B学生回答:“虽然在英语老师无休止的高压政策的逼迫下,上学期期未考试我的英语成绩考上了130分(总分150),但语文、历史却考不及格(作文不会写、历史??没时间看书),我真不知中考怎么办?”
C学生回答:“这么冷的天,老师硬要我们每天早上提前半个小时,晚饭后提前半个小时进教室背单词、听写单词,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了,下午上其它课就只好打瞌睡,晚自习也精疲力尽……”
D学生回答:“英语老师表扬我这次考试我的英语进步到了90分,语文老师批评我连一篇课文都读不完,作文就更完不成了。我该怎么办?!”
E学生回答:“英语除了占去我们的自习、音、体、美、劳技课外,周末和节假日还要补课(补英语)。不去参加,家长又要唠叨、骂我们。这样,我们就一点自由时间也没有了。”
F学生回答:“语文老师布置的应完成的中外经典名著的阅读时间全被英语学习占去了。还说每天练字、写随笔,那更是天方夜谭!其实,我好想写小说哟!”
G学生回答:“英语学习占去了我2/3的课外时间。我为什么还是没学好?”
H学生回答:“我喜欢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要是有更多的时间就好了!”
I学生回答:“老师!学英语到有啥用嘛!学又学不好!”
------
透过上述的对话,我们不得不深思,“重外语轻母语”的现状即已达到如此之严重境地。
试想,在社会、老师、家长的重压下,我们不知泯灭了多少文学家,历史学家;我们不是在教育孩子如何成才,我们是在一步一步地摧残孩子们的母语情结。上面不是有学生对我们文化瑰宝《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感兴趣吗!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时间呢?不是还有有创作欲望的学生吗?我们又为什么要扼杀他?现今文坛的不景气,也许就得“归功”于我们正高歌呐喊的教育。想想这个西语霸权,他已经严重地危害了我们中国孩子学习母语的权利!已经严重耗费了我们学子学习母语的时间和精力,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中国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们华语世界,已到了濒临失落与拯救的边缘!”数月前上海举行的一个论坛上,两岸的著名作家——余光中、莫言、苏童、马原等都做出这样的表达。
诗人余光中则更是不无痛心地呼吁:“外语只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母语才是我们的根。”由于英语的泛滥,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著名作家王蒙呼吁全球华人,尤其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为保卫母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笔者认为,这场战争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打起,从一开始母语教育就坚守好自己的堡垒,把学生的母语学习时间要回来;从中央到地方必然口调一致,严禁侵占学生母语学习时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挽回“重外语轻母语”吧!
二则,语文素养的缺失。有这么一则新闻: 7月30日,由北大、清华和复旦等国内15所名校中文系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在上海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高中语文爱好者接受了15所名校的文学院院长或中文系主任的“零距离”考核。而这群被称为“语文拔尖生”孩子们,经过层层选拔,来到“语文之星”夏令营。但是一套综合素质测试卷,却让这些代表着中学生较高语文水平的拔尖生遭遇了尴尬。
我们先来听听教授们对这次夏令营的感受。
“母语教育”主题作文显露八股气,“我对夏令营员们的作文很不满意。”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汪涌豪直言。入营后,所有学生都接受了一套综合测试卷的测评。以“母语,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此次夏令营,出的作文题是谈母语教育。学生用语的高度一致性,令教授们失望。“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母语”、“母语,我的精神家园”,诸如此类的标题,仿佛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千人一面。年轻人缺少个性化的语言,几乎成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这一点令汪涌豪十分沮丧。王涌豪说他年年都会在学生作文中看到那些令人生厌的“熟面孔”,比如“痛,并快乐着”、“将……进行到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等,让人想起了八股文。
看一看我国的教育现状吧!我们的学生怎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