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最新版PMP考试大纲内容
2016PMP项目管理考试内容大纲
为了让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适应专业发展的变化,PMI将在2016年1月12日对PMP考试的内容进行变化。这些变化将在中国区2016年3月PMP考试中体现。2015年12月考试不受影响。
之前PMI网站上公布了考试大纲的修改内容,但均为英文版本。
以下为考试大纳最新版本内容:
第一单元项目启动
1.基于现有的可用信息,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和访谈相关干系人,来实施项目评审,以便于在给定的假设条件和/或制约因素下支持新的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评估。
2.识别基于业务需求的关键可交付成果,以管理客户的期望和指导项目目标的实现。
3.应用合适的工具和技术进行干系人分析,以调整干系人期望并获得干系人对项目的支持。
4.根据当前的事业环境因素、组织过程资产、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来识别项目的高层级风险、假设条件和制约因素,以便实施组织战略计划。
5.通过整合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参与项目章程的制定,以保证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章程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6.通过获取发起人对项目章程的审批,来对项目经理进行正式授权,获得承诺并使其接受项目。
7.与干系人(包括发起人、客户和主题专家)进行效益分析,以验证项目定位与组织战略和预期的商业价值的一致性。
8.通知批准项目章程的相关干系人,以确保对关键可交付成果、关键里程碑和干系人角色职责达成共识。
第二单元项目规划
1.根据项目章程和以往项目的经验教训总结,使用需求收集技术,审查和评估详细的项目需求、制约因素与假设条件,以建立详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
2.基于批准的项目范围,使用范围管理技术制定项目范围管理计划文件,用来指导定义、维护和管理项目的范围。
3.根据项目的范围、进度、资源、批准的项目章程和其他有用信息,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使用估算技术来管理项目成本。
4.基于批准的项目可交付成果、总体里程碑进度计划、范围和资源管理计划,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以管理项目按时完成。
5.通过定义项目角色和人员职责来制定一份人力资源管理计划,以创建项目组织机构图和指导有关资源将被如何分配和管理。
6.基于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干系人需求,制定一份沟通管理计划以定义和管理项目信息流动。
7.基于项目范围、预算和进度计划制定一份采购管理计划,以确保项目所需的资源可用。
8.基于项目的范围、风险和需求,明确项目及其产品的质量标准,制定一份质量管理计划以防止缺陷发生和控制质量成本。
9.通过定义如何处理和控制变更,制定一份详细的变更管理计划来跟踪和管理项目变更。
10.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来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优先级排序,并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以便于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管理项目的不确定性和机会。
11.根据适当的政策和程序,向项目干系人传达项目管理计划以获得批准,并展开项目执行。
12.通过召开项目开工会议,沟通项目的开始时间、关键里程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告知和鼓励干系人参与项目,并获得承诺。
13.通过分析干系人的需求、利益和潜在影响,制定一份项目干系人管理计划,以便于有效管理干系人期望,并鼓励干系人参与项目决策。
第三单元项目执行
1.按照人力资源管理计划和采购管理计划,来获取和管理项目资源,以满足项目的要求。
2.根据项目管理计划,通过领导和建设项目团队来管理任务执行,以实现项目的可交付成果。
3.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实施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以确保项目所有工作均满足要求的质量标准。
4.遵循变更管理计划实施已批准的变更和纠正措施,以满足项目要求。
5.依据风险管理计划,实施批准的行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消极风险的影响,利用项目的机会。
6.依据项目沟通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的信息流动,并传递给相关干系人以保持干系人参与。
7.根据干系人管理计划,管理干系人之间的关系,以获得干系人持续的支持和管理干系人期望。
第四单元项目监控
1.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衡量项目绩效,以识别和量化任何偏差,并确定适当的纠正措施。
2.遵循变更管理计划管理项目的变更,以确保项目的目标与业务需求仍然保持一致。
3.依据质量管理计划和已定义的质量标准,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验证项目可交付成果,以满足项目要求和业务需求。
4.监控和评估已识别风险,确定风险触发条件是否已经改变,评估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性,用以管理项目风险和机会的影响。
5.审查并在必要时更新问题日志,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确定纠正措施,以减轻对项目的影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