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提琴教育的思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小提琴教育的思考

对小提琴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1 对小提琴教育的思考 考文光 (辽宁交响乐团110031) 文献标识码:h文章编号:1009—914X(2011)22—015卜O1 小提琴是一种擦奏弦呜乐器,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 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在器乐中占有极蘑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 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烈, 轻快,辉煌以至最富j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着名 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 的演奏艺术. 小提琴传入中国后.人们对其充满了极大的兴趣.从20世纪2O年开始, 世界着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 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建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 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 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苓等.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 年小提琴家在国际大赛中获奖. 然而,在20世纪8O年代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就指出为什么中国 宵那么多的小天才,长大了就不行了?艺术人才的成熟期应在二,三十岁后, 我们现在的获奖者则多数为中学生,似乎到了大学毕业对演奏来说已经 太老,而只能进入退役期,结果成了只有技而少艺的运 动员式的人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每次全国业余小提琴比赛,老师们为涌 现的好苗予高兴,但足一旦进入了专业学校,却又未必真正成才,这是怎么回 事………我国的小提琴教育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1小提琴教育的历史回顾 小提琴的发展在中国是2O世纪的事,老一辈在学琴时,基本上都已是成年 人了,报考上海音专至少是十六岁以上的学生:也有的是半路出家,如谭抒真原 是学美术的,司徒华城原是沪江大学化学系的.四十年代就有部分有识之 士认识到培养音乐人才需从小开始,于是就有了常』It少年班(前身为重庆青木 关少年班),其中就有上海的郑石生,中央乐团的前首席张应发等,还有陶行 知先生办的育才音乐学校的杨秉荪等.解放后院系调整,成立了院本科及附 中,上音附中创办于1953年(前身为1951年的少年班),这种体制来自前苏联 的天才儿童音乐学校.那时学琴的人少,会拉琴就是天才.当时全国国内乐 团还是初建阶段,需要演奏人才,也需要教师,因此音乐学院主要是以培养独奏 家,演奏员,教师为目标的.当时这种招收一批有音乐才能的少年集中培 养是有成效的,现在音乐教育界和交响乐团的不少骨干都是出自上音和中音附 中.经过5O年代建立附中,56年又建立附小,形成了专业音乐教育一体化的 体制.从附小起,入学的学生就作为专业音乐家来培养,但由于文革?的 原因,66年以前进入附小的学生都没能进入大学,更无法完成大学或研究生的 学业,但即便如此,当时只是中学毕业的学生中也出现了优秀的演奏人才,如潘 寅林,唐韵等.文革期间虽有大批中学生学习提琴,一部分动机是避免上山 F乡或即使下乡也能提上来到文工团之类的劳动较少的单位,这批人因为所受 教育不太正规,那时的学校也停课,他们的学习除了有音乐家庭背景的可以在 家偷偷地学外,其它的只能是张三教李四的互学或私下找老师,因此在演奏上 成功不大,但这批人后来都成了改革开放后独生子女学琴大潮的家长或业余的 教师,自己没学出来,把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是较普遍的.78年招生后,大中 小学都招收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有文革期间的积累),这批人几乎毫无例外地出 了国,而且其中有不少人在专业上继续深造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也取得了可 喜的成就,并成为数量可观的海外人才资源. 2小提琴教育的现状与缺憾 经过5O年的发展,小提琴专业水平和学生的技术程度越来越高,但与2O 世纪的5O,6O年代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过去学琴的人很少,社会又较封闭, 除了进专业学校外是没有办法学习音乐的.而今天业余音乐教育大大地普及 了,虽然其中鱼龙混杂,但如果有好的老师指导照样可以学琴,而且可以达到专 业水平.二是不少人只是奉父母之命而学,学生很难形成对专业的自觉意 愿.不少孩子小时候喜欢音乐,一旦进入专业学校,变成专业后反而会不开 心,对专业学习的艰苦无思想准备,积极性不高.三是过早定专业,一生只能 学音乐,学别的不成,改行又为时太晚,如学得不顺利,前途会迷茫.四是年龄 教育时空 啊I 太小不知道怎样练琴,如果不是家长,老师陪练,所安排的半天练习时间往往 是只动手而不动脑,手在拉琴,脑子在开小差,造就一批手动得很快的技术型 无脑儿人才.五足]真鸭式陪练的结果叮能会出一定的成绩,有的 甚至可以在国际上拿奖,但往往后劲不足,很难期望他们长大后能成为创造性 人才.六是专业水平过快过高的发展(如有的附小学生就已演奏艾尔加,普 罗可非也夫等大学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