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张雨溪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美丽与丑陋的矛盾体,神圣而遥不可及的
女人,神秘的异域女人,社会边缘的游荡者,清纯可人的小女孩,母亲.这些形象体系以诗人的生活历程为主线贯穿着整本诗集,本文试
对波德莱尔诗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加深入地发掘诗人的内心和他的《恶之花》的美.
关键词:波德莱尔;恶之花;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565.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其中充满了孤独,忧郁,颓废,
绝望,无奈的病态,它颠覆了传统的美学思想,以清醒而冷静的”恶的
意识”挖掘着”恶中之美”.
《恶之花》中充斥着大量的女性形象,有女人出现的诗歌占了半数
以上,其中的女性形象有一定的体系顺序,这些形象体系在《恶之花》
中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让娜.杜瓦尔诗组”中诗人塑造的女性形象
是兼具美丽而丑陋的矛盾体,代表着现实;”萨巴蒂埃夫人诗组”塑造
的是神圣而不可企及的女性形象,这是诗人的理想;巴黎社会边缘的游
荡者,这是诗人生活的真实而丑恶社会环境;神秘的异域女人寄托着诗
人的希望;清纯可人的小女孩唤醒了诗人心中的温情;而母亲,是诗人
的开始和最后的归宿.这是诗人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这些形象体系以
诗人的生活历程为主线贯穿着整本诗集,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的矛盾,
理想,挣扎,反抗,温情和无奈.
1.现实——美丽与丑陋的矛盾体
在为让铘.杜瓦尔创作的组诗中诗人塑造出一种美丽而丑陋的矛盾
体.诗人一方面沉醉在肉欲的爱情中无法自拔,”我爱你,犹如爱闪烁
的星空,哦!哀愁之瓶,沉默的女郎,你越躲闪我,美人儿,我更爱
你,你是我黑暗中的月亮”(《我爱你》);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厌恶她
的低俗无知和冷漠,”仿佛阴郁的黄沙直冲荒凉的苍穹,全然不觉人间
的疾苦,似乎海上汹涌的破网,她漠然地展示着自己的媚态”(《穿着
波状般珠光闪闪的衣裙》).
2.理想——神圣而不可企及的女人
身处上流社会的萨巴蒂埃夫人这是一个与让娜.杜瓦尔截然对立的
形象.”今晚你说什么呢,可怜的孤独的灵魂,我的心,我的憔悴的心,
对这位美丽善良,以神奇的眼神使你重获青春的佳人,你吐诉什么?”
(《今晚你说什么》);”我已被他陶醉,真不知道何处最美,她向晨曦令
我目眩,又似良夜给我安慰”(《她的全部》);波德莱尔视她为圣母,
保护神寄托着自己的”可怜的孤独的灵魂”和”憔悴的心”.
萨巴蒂埃夫人作为一个神圣的不可企及的圣母的形象,诗人寄予了
自己全部的追求和向往,如果说让娜.杜瓦尔这个混合的矛盾体是现实
的象征,那么,萨巴蒂埃夫人则是代表着纯粹的精神上的完美的理想,
是一种与让娜.杜瓦尔的肉欲之爱互补的精神之爱,是诗人心中的精神
上的支柱,一个美梦.
3.社会——社会边缘的游荡者
《恶之花》中还有一系列挣扎在社会边缘的女性形象,妓女,女乞
丐,老太婆,吉普赛女人,女同性恋者都作为巴黎风貌展示在人们面
前:”老妓女们坐在褪色的安乐椅上,描着面色苍白的眉,抛着令人晦
气的媚眼,卖弄风骚的姿态”(《赌博》),在诗人笔下,巴黎不再是那
个处处灯火辉煌的大都市,在褪去了那些虚伪的外衣之后,到处都是一
片不堪人目的丑恶,”这些丑八怪,都曾是美人,埃波宁,拉伊斯!虽
然老态龙钟,爱她们吧!应为他们也是人,尽管衣单残破”(《小老太
婆》),
4.希望——神秘的异域女人
《恶之花》中还有许多异域女人的形象,”倦怠的亚洲,火烫的非
洲,所有这遥远,似乎消失的世界,都在这芳香袭人的浓密之中居留!”
(《黑发》);”你的芬芳引领我走向迷人的地方,我看见一个港口,布满
的风帆,依然携带者大海的疲倦…”(《异国的芬芳》).
波德莱尔似乎痴迷于远方的想象,向往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但诗
人笔下的神秘的异域女人不仅是为了志异猎奇,更是对于远方未知的向
往,是诗人的精神寄托,在这里忧郁得以缓解,现实得以逃避,希望得
作者简介:张雨溪(女),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以留存.诗人在看到了社会无法改变的丑恶,最终无可奈何的发现一切
追求到头来只是一场空,到处是”永恒的罪孽和令人厌倦的景色”在
《恶之花》的最后一首《远行》中,诗人将最后的一丝希望寄托于未知
的远方”到未知世界里去发现新天地,管他下地狱还是天堂,这有什么
关系?
5.温情——天真纯洁的小女孩
波德莱尔诗歌大多充斥着颓废,但也有少数温情的作品,在《致一
位马拉巴尔的少女》中,诗人在塑造了一个天真浪漫活泼可爱的小女孩
的形象,”整天,她赤着脚,想去哪就去哪,轻声哼着不为人知的古老
歌谣”诗人劝说小姑娘”好姑娘,幸运的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