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传简介
左传 《左传》简介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的思想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 《左传》的内容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左传》的体例 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时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 1.隐公11年(前722——712年) 2.桓公18年(前711——694年) 3.庄公32年(前693——662年) 4.闵公2年(前661——660年) 5.僖公33年(前659——627年) 6.文公18年(前626——609年) 7.宣公18年(前608——591年) 8.成公18年(前590——573年) 9.襄公31年(前572——542年) 10.昭公32年(前541——510年) 11.定公15年(前509——495年) 12.哀公27年(前494——468年) 13.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 《左传》的后人注释 《春秋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诂》,清洪亮吉撰。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清刘文淇等撰。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撰。 郑伯克段于鄢 1、克: (一)战胜,攻破。 《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 引申为克服。《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二)能《诗经·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2、请 请,请求。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 “请”后面带动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一种是请你做某事。 《左传·隐公元年》:“则请除之。” 一种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 《左传·隐公元年》:“臣请事之。” 3、堪 经得起。受得住。 《左传·隐公元年》:“君将不堪。” 引申为可。 杜甫《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4、有 (一)有 《左传·隐公元年》:“小人有母。” (二)通“又”。一般用于称数法。“有”字放在两位数的中间。《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姑 6、贰 (一)重复一次。论语雍也:“不迁怒,不贰过。” (二)属于二主,事二主。《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三)不一样,不相同。《孟子·滕文公上》:“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 7、卒 (一)步兵。《左传·隐公元年》:“具卒乘。” (二)终,终于。《战国策·赵策三》:“卒为天下笑。” (三)死,上古特指诸侯大夫的死。《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军 士 兵 8、袭 (一)衣一套叫一袭。《汉书·昭帝纪》:“赐衣被一袭。” (二)重叠。《楚辞·怀沙》:“重仁袭义兮。” (三)乘人不备而进攻。 《左传·隐公元年》:“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9、车 (一)车子。 《左传·隐公元年》:“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二)牙床。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10、舍 (一)宾馆,招待所。《庄子·说剑》:“夫子休就舍。” (二)住一夜。特指行军或狩猎的临时住宿。 《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 (三)放弃,不要,不取。 《左传·隐公元年》:“食舍肉。” 引申为释放。《孟子·梁惠王上》“舍之,吾不忍其觳觫。” 11、语 (一)动词,谈话。《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 (二)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三)名词,言语,话。《论语·季氏》:“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四)谚语,俗话。《谷梁传·僖公二年》:“语曰:唇亡则齿寒。” 12、告 (一)告诉。 《左传·隐公元年》:“且告之悔。” (二)规劝。《论语·颜渊》:“忠告而善道之。” 宫之奇谏假道 1、谓 (一)对【某人】说。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公使谓之曰。” (二)叫,叫做,认为。 《论语·阳货》:“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三)评论【人物】。《论语· 公冶长》:“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四)通“为”。《左传·僖公四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昭 (一)明亮。《诗经·大雅·抑》:“昊天孔昭。” (二)宗庙的次序。祖庙居中,左为昭,右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