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竞争优势的本质
竞争优势的本质
2010.4.2
何谓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就其根本而言,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为客
1
Porter的 户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
观点
相对于对手而言,卓越的价值在于为顾客提供同等的效
用同时价格低廉,或者为顾客提供独特的效用而顾客愿
意为之付出高昂的价格。
竞争优势,为一个企业相对于另外一个或一组企业,在
2
Ma,H.的观点 任何可比的层面或者维度上的、实际的或想象的差异性
或者不对称性。
这种差异性或者不对称性能使该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好地
为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什么是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是指公司由于拥有竞争对手难以复制
或效仿的业务系统,在特定的市场开发的能够
实现低成本和/或高收益的能力 。
具体来说,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向消费
者提供具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超越其
他竞争对手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优于产业
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
如何获得竞争优势呢?
企业如何来获取或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呢?20世纪
80年代初期,迈克尔·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产业选
择理论。
其核心思想就是通过产业结构分析来选择有吸引力的
产业,利用成本领先地位或产品差异来取得竞争优势
,运用价值链工具分析如何以最小的支出增加顾客认
为有价值的产品特性来实现成本领先或差异化。
产业选择与竞争地位
在波特看来,企业的竞争优势或盈利能力是两个因素
的函数:企业参与竞争的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该产
业中的相对位势。企业的收益可以分为两大块,即产
业效应和位势效应。
产业的吸引力和产业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由五种竞
争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产业结构,并最终决定产业
的利润潜力。
波特的逻辑及新的研究
在波特的理论框架中,存在着这样一个逻辑:竞争战
略的本质是选择,选择的结果是进入长期盈利能力和
吸引力强的产业,形成相对位势,有吸引力的产业和
相对位势带来竞争优势和超额回报。
但是,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市场的作用
,忽视了企业自身特质的持续性影响。1988年,Cool
和Jacobsen发现,在美国医药行业,处于同一战略集
团的不同企业间在绩效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
行业内差异大于行业间差异
1991年,Rumelt的研究发现,产业内企业间的利
润差异甚至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并且指出企
业经济租金的最重要的来源是企业独特性的因素
(83 .08%),其次是产业因素 (8 .28%)。
其他的一些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显然,这
些现象用波特的理论是无法予以解释的。如漆包
线全国有2000 多家生产企业,而我市有家公司的
市场份额则达到40%-50% ,行业内企业的盈利差异
较大。
多元化机会导向
而且,波特的理论还容易对企业产生一个不好的
影响,即诱使一些企业进入利润虽高但缺乏经验
或与自身竞争实力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多
元化经营,过度地看重市场运作而忽视企业内在
素质的提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难以形成持续竞
争优势。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由于盲目多元化导致
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史玉柱的巨人集团
……
资源和能力
为此,理论界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竞争优势的资源和
能力理论,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
建立了异质的核心能力,才真正掌握了市场主动权,
核心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在此我并不排除关系、运气等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在此我强调的是企业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