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高三数学双曲线教案
第二节 双曲线
一、基本知识概要:
1.双曲线的定义
第一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的点的轨迹,即点集。(为两射线;2无轨迹。)无外面的绝对值则为半条双曲线,左-右为右支,上-下为下支等。
第二定义: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动点的轨迹。即点集=,一个比产生整条双曲线。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
标准方程 图形
性
质 焦点 F1(-,F2( F1(,F2( 焦距 | F1F2|=2c 一个Rt 范围 对称性 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 顶点 (-a,0)。(a,0) (0,-a)(0,a) 轴 实轴长2a,虚轴长2b 准线 渐近线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或 焦半径 P在右支上,
P在左支上,
P在上支上,
P在下支上,
平面几何性质 ,大开口大 离心率 焦准距准线间距=焦渐距=。 说明:(1)双曲线的两个定义是解决双曲线的性质问题和求双曲线方程的两个有力工具,所以要对双曲线的两个定义有深刻的认识。
(2)双曲线方程中的与坐标系无关,只有焦点坐标,顶点坐标,准线及渐近线方程与坐标系有关,因此确定一个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需要三个条件:两个定形条件,一个定位条件,焦点坐标或准线,渐近线方程。
求双曲线标准方程常用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或轨迹方程法。
(3)直线和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在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下和椭圆有相同的判定方法和有关公式,求解问题的类型也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直线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不一定相切。
利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或方程解题,常使解法简捷。
(4)双曲线的焦半径,当点P在右支(或上支)上时,为当点P在左支(或下支)上时,为利用焦半径公式,解题简洁明了,注意运用,
3.重点、难点:深刻理解确定双曲线的形状,大小的几个主要特征量,掌握定义,性质,掌握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4.思维方式: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待定系数法,参数思想等。
二、例题: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方程:
(1) 与双曲线有共同渐近线,且过点;
(2) 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过点。
【解】:(1)设所求双曲线方程为,将点代入得,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2)设双曲线方程为,将点代入得,
所以双曲线方程为。
【思维点拨】利用共渐近线的双曲线系方程解题简捷明了。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方程模型。
例2:在双曲线上求一点P,使它到左焦点的距离是它到右焦点距离的两倍。
【解】:设P点的坐标为,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
∵双曲线的准线方程为。 ∴ ∵ ∴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 ∴ ∴。把代入方程得。 所以,P点的坐标为(,)
【思维点拨】运用焦半径公式,解题简洁明了.
例3.(2002年全国,19)设点P到点M(-1,0),N(1,0)距离之差为2m,到x轴、y轴距离之比为2,求m的取值范围。
解:设点P的坐标为(x,y),依题意得。 (1)
因此,点P(x.y),M(-1,0),N(1,0)三点不共线,得
,
因此,点P在以M,N为焦点,实轴长为2的双曲线上,故 (2)
将(1)代入(2),并解得,
解得0<,即m的取值范围为。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等基本知识,考查了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用好双曲线的定义。
例4: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左,右焦点分别的为,左准线为,能否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找到一点P,使得是P到的距离与的等比中项。
【解】:设在左半支上存在点P,使,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知,即 ①
再由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得 ②
由①②,解得:
由在Δ中有 , ③
利用,从③式得 解得
,与已知矛盾。 ∴符合条件的点P不存在。
【思维点拨】利用定义及假设求出离心率的取值是关键。
例5.如图,在双曲线的上支有三点,它们与点F(0,5)的距离成等差数列。
求
证明: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经过某一定点,并求此点坐标
解:(1)故F双曲线的焦点,设准线为,离心率为,
由题设有 (1)
分别过A、B、C作x轴的垂线,则由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有,代入(1)式,得,于是两边均加上准线与x轴距离的2倍,有
(2)AC的中垂线方程为 (2)
由于A、C在双曲线上,所以有
相减得
故(2)式化为,易知此直线过定点。
【思维点拨】利用第二定义得焦半径,可使问题容易解决,中垂线过弦AC的中点,中点问题往往把A、C的坐标代入方程,两式相减、变形,即可解决问题。
例6:(备用) 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且过点和,P是双曲线上异于A、B的任一点,如果ΔAPB的垂心H总在此双曲线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育企业海外上市之三-弘成科技.doc
- 教育信息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doc
- 教育史整理.doc
- 教育咨询专家.ppt
- 教育信息网站解决方案 一、需求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 .doc
- 教育券改变了什么.doc
- 教育学习题-当代教育现代性-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正义与意义.doc
- 教育学题目教育学题目.doc
- 教育宝宝的妙法.doc
- 教育局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指导意见.doc
- 天然气置换申请入围 资格年检11燃气安全管理制度.doc
- 大专 毕业论文 汽车运用与维修 发动机故障与检测04-毕业论文 (2).doc
- 血液科12 2024 护理常规.doc
- 妇科宣传三折页 DM传单带你深入了解什么是盆底器官脱垂?.docx
- 大专 毕业论文 汽车运用与维修 发动机故障与检测04-毕业论文 (8).doc
- 大专 毕业论文 汽车运用与维修 发动机故障与检测04-毕业论文 (9).doc
- 大专 毕业论文 汽车运用与维修 发动机故障与检测02-金工实习报.doc
- 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应知应会.doc
- 劳务辅助服务框架采购投标文件环境绿化 养护保护标书.pdf
- 天然气置换申请入围 资格年检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及流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