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机插栽培研究新进展
水稻机插栽培研究新进展
扬州大学农学院 张洪程
一、全国机插稻发展的形势看好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也随之加速。其中机插秧的研究与推广已成为作物农业机械化的重点与热点。2006年全国新增水稻机插面积1000万亩,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10%,比2005年提升了2个多百分点。
(一)全面启动、加速发展
1、水稻主产区发展明显加快
江苏、黑龙江呈高速发展态势;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呈翻番态势;东北辽宁、吉林全面启动,已大面积示范推广;广东、福建、湖南、四川、广西多点示范,效果良好。
2、丘陵山区大获成功
贵州、重庆两地工作示范推广力度大,效果好,为山区地形复杂、经营规模小、地块小也可机插提供了有力的左证。
3、边远地区及非主产区开始起步
新疆、河南、宁夏、海南、上海、天津、山东、云南等省市虽水稻种植面积不大,但行动积极,措施扎实,起步良好。
其中,上海现有水稻180万亩,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2006年大面积推广,估计再用3年,可全面实现机插。
(二)呈现诸多看好的态势
1、水稻“机插”方向进一步确立
“机械化插秧”已成为机械种植方式首选。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种植方式,诸如:机抛、机摆、机直播,同时也出现了多年的技术争论,致使不少地区朝秦暮楚,农机部门也无所适从,迟迟下不了机插的决心。然而,经过实践的筛选,机插已逐步成为大势所趋。即机插是诸多方式中的最佳选择,一些地区由否认到动摇,由动摇到确立。
2、机插技术进一步升级
机插的育秧技术、栽插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不同水稻产区已初步形成适合本地特点的适用技术,并在科学实践应用后可实现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目标。
3、机插条件进一步成熟
物质条件:
(1)插秧机已形成系列产品,性能与实用性在不断提高。
(2)育秧播种机在快速开发过程中,很快批量上市。
(3)耕整机械及辅助机械已基本配套,如江苏研发的秸秆还田机械作业后可满足机插要求。
社会条件:
(1)机插政府重视,农民急需,同时各地已作为补贴重点。
(2)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人工栽插成本逐年上升。2006年有些地区手工栽插成本高于机插成本一倍。
(3)机插跨区作业大面积成功,实现了“农工”双赢。
4、机插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据统计,2004年新增插秧机0.8万台,2005年新增插秧机1.6万台,2006年新增插秧机3万台。实现了连续三年翻番(累计拥有量已达10.96万台),表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三)发展中的问题
1、多数稻区农村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目前拥有的插秧机还很少,甚至没有,因此还迟迟处在试验示范的阶段。
2、栽培农艺技术不适应。机插栽培虽已形成基本技术体系,其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可以通用的,然而我国幅员广大,各地条件差异很大,诸如土壤、气温、光照、品种、茬口等千差万别,这就需要通用技术“中国化”、“本地化”。少数地区照搬、照套,既不坚持技术规范,又不能结合本地实际进行充实完善,这是造成少数地区失败的主要原因。
3、作为中国化的机插栽培农艺仍亟待大幅度提升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已做了一定研究工作,现将部分结果以及实践中的若干体会作一扼要汇报,以供大家在研究与推广时参考。
二、机插稻产量形成的制约因子及其对策
我们通过研究机插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过程,发现机插稻与传统手栽稻相比,对产量形成有利有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存在着一些影响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图1)。
图1 机插稻产量形成模式及其联因分析
第一、个体生产力小、群体质量偏差是低产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第二、迟播、密播、密植以及不合理的肥水管理则是导致这些基本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第三、结果造成了秧田与本田生育不平衡,秧田生长严重受抑;第四、大田前、中、后期生育不平衡,前期生长量过小,中期生长过猛且量大,后期反而生长不足。
近几年来,我们试图通过精确栽培的途径,来缓解与克服机插水稻上述限制因子对产量形成的影响,对策性的技术思路:①以适当稀播培育适龄壮秧,缓解秧田密生生态压力。②大田通过精苗稳前,控蘖优中,着重增加中期生长量,形成足够数量的大穗,从而有效地增强群体后期生产能力。
三、机插稻高产群体形成规律与群体质量指标
根据突破机插小苗稻产量形成限制因子的思路,如何调控群体生长发育动态,使高产成为现实?为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我们通过多地多种栽培途径试验,对其高产的形成做了探究,创造了较多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试验实践,为揭示与阐明高产形成规律创造了条件。
(一) 高产群体形成规律
1、以足量的群体穗数与较大的穗型协调产出足够的群体总颖花量,并保持正常的结实率与粒重,形成高产结构
从表1—4可以看出,武运粳7号、徐稻3号、武粳15及常优1号机插栽培,从亩产600kg水平提高到700kg水平,由于结实率与千粒重均几乎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发护理第11讲.ppt
- 毛发护理第12讲.ppt
- 毛发护理第13讲.ppt
- 毛发护理第15讲.ppt
- 毛发护理第7讲.ppt
- 毛发护理第19讲.ppt
- 毛林桥特大桥挂篮施工方案.doc
- 毛发护理第22讲.ppt
- 毛发护理第16讲.ppt
- 毛发护理第20讲.ppt
- 抢分秘籍10 带电粒子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偏转和交变电电场中的应用(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1 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叠加场中的运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解析版) -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2 电磁感应中的电路与图像问题(二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3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能量和动量问题(三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4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综合应用(五大题型)(原卷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6 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的综合应用(三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 抢分秘籍15 光的折射、全反射的综合应用(二大题型)(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冲刺抢押秘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