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代珠崖郡治城址考
汉代珠崖郡治城址考●李琳(海南大学)汉武帝刘彻执政53年间,继承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完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疆域及文化格局的形成。在他发兵平定南越之后,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宣布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九郡。从此加强了西汉王朝在南中国地区的直接统治力度。珠崖、儋耳二郡是中国历史上在海南岛第一次建立中央直属政府开发、治理海南的政权,其历史意义深远。珠崖郡是当时海南二郡的主体,由于历史久远,缺乏证据,珠崖郡治城址一直没有得到确认。1996年11月29日,笔者在琼山市龙塘镇博抚村遗址调查时,在一土洞内发现一批汉代重要文物①。这批文物的发现,为认定该遗址的性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证据。本文结合此次考古发现,就汉代珠崖郡治城址有关问题作如下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第二种,元鼎六年说。《史记·南越列传》记载曰:“元鼎六年冬戈船、下厉将军兵及驰义侯所发夜郎兵未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汉书·武帝纪第六》亦记载曰:“(元鼎)六年冬十月驰义侯遣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第三种,元封元年说。见《汉书·贾捐之传》:“初,武帝征南越,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汉书·地理志》也记载说“武帝元封元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从以上史书记载的三个不同年代说法综合分析,笔者认为第一种说法有误。《后汉书》的这种说法,把征讨南越的出兵时间误以为建郡时间,应以《史记》、《汉书》记载为准。第二、第三种说法都是正确的,可能包含了宣布和实施的两个时间概念,正确的建郡时间应定在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理由如下。《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记载曰:“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主爵都尉杨仆为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横浦;故归义粤侯二人戈船、下濑将军,出零陵,或下漓水,或抵苍梧;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柯江,咸会番禺。”元鼎五年秋汉兵已出发,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十月,路博德、杨仆率大军才兵临番禺。在戈船、下濑将军及驰义侯兵未到时,武帝命令攻番禺城,平定了南一、汉代珠崖郡建置年代考汉代珠崖郡始建于哪一年?《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史书,对汉武帝平定南越后于哪一年立郡,有三个不同的年代记载,即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和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第一种,元鼎五年说。《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曰:“汉兴,尉佗自立为南越王,为五世。至武帝元鼎五年,遂灭之,分置九郡,交趾刺史领焉。”—72—越。“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跤、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②。汉兵从出发至到达番禺,路上走了一年,而且还有三路兵马未赶到,说明路途遥远所需要的时间。至元鼎六年十月攻下番禺城以后,才宣布建立九邵,派遣郡守赴任,建立郡治机关,此年无法完成是必然的。因此,《汉书·贾捐之传》说元封元年“立儋耳、珠崖郡”,“立”是指正式设立,而非宣布。确认建郡准确年代,对珠崖郡的统治历史,以及今后的珠崖郡遗址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护政权机构的安全。因此,制高优势往往是选址必要的条件。其二,交通方便。或水路或陆路城址处于交通便利的地理环境中,利于政权机构的政令传达,生产、运输的发展。其三,取水容易。这是城市生活最基本需要,城址环境必须保障城中人口饮水、取水需量和方便。新发现的汉代珠崖郡城址正是按照上述原则兴建的。该城址遗址东依南渡江,北望琼州海峡,位于称之为“琼崖神岭”的千余亩台地之上,其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处于易守难攻、居高取胜的有利地形之上。交通上,城依南渡江而建,又位于自然的高台地势之上,既方便水路交通,又防止了潮水袭击。因濒临南渡江,丰富的江水必然方便和提供了城中生活饮水需求。因此,该城址从防御、交通和饮水等问题上都保障了其政权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确认该遗址为汉代珠崖郡治城址重要的地理因素。已调查和发掘的西汉郡治城址的考古资料,为我们确认珠崖郡治城址提供了借鉴依据。西海郡,西汉平帝四年(公元4年)置。依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青海汉代西海郡故城遗址调查资料看,其郡治城址地处今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山,湟水流域。城址至今遗有高4米的城墙残迹。墙东西约660米,南墙约600米。该城址具有易守、陆路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等条件。乐浪郡,汉武帝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置,它是汉武帝在朝鲜所置四郡之一。乐浪郡的建置时间与珠崖郡同属一个时代,其郡治也是远离长安都城。乐浪郡治城址地理环境如何呢?据考古资料,乐浪郡治城址位于平壤南部大同江南岸土城里的台地之上。其地理环境与珠崖郡治有相同之处。为此,我们作这两郡城址对比如表。二、汉代珠崖郡治城址之确认关于汉代珠崖郡治位置在何处,历史上只有《汉书·武帝纪》注中臣赞引用的已佚古书《茂陵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