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试生产放大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试生产放大经验

中试生产放大经验 1.注意没生产之前要把所有的详细小试过程要考虑到,生产时,要跟踪,以便能找到问题原因,再一个就是要多和工厂的技术员交流,毕竟他们的生产经验要比你丰富. 2.关键是做小试时就要考虑生产中试可能出现的问题,所谓放大效应对于不同的反应其影响因素也不同,比如对于非均相反应就要考虑放大后搅拌效果的问题,而吸热或放热反应就应考虑传热的问题等,这些都应在做小试时做一些极端实验来考察其影响的大小. 3.生产中每一步产物均要留样,以便于下一步分析原因,这很重要的! 4.从我做生产的经验来看,一般直接的放大的因素原因不多,主要还是考虑不周所致。小试和生产的差别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时间因素,一般生产过程的时间会比小试长,估计每个操作步骤所需要的的时间,然后在小试中,尽量模拟生产中的情况,再重复一遍。关键的地方要考察不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传质因素,特别是有不同相的反应,这点差别可能会比较大。还有一些放热反应,生产中会体现的更明显一些。对一些容易飞温的产品,特别要注意。还有,物料的分离有时也会相差很大,有时所有的过程都很顺利,和小试过程很吻合,但最后过滤或干燥出现了问题。很另人生气。 5.尽量考虑周全,原料要检测,核对,原料性质熟悉,是否腐蚀设备,降温设备是否齐全 6.中试和小试还是有区别的,小试时要注意你的后处理方式能否在中试中进行,不能仅为做出东西而做,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比方说油状物的处理,在小瓶子里小瓶好弄,大罐子怎麽办?一般中试都希望只进行固态或液态的转移,后处理方式要尽量满足这个要求。 7.小试一定要做好,问题尽量考虑周全。安全是第一位的,其他可以大胆试。原料中间体一定要检测,否则死都不知道怎莫死的。第一两批要做好失败的预案,不要做得太快。遇到问题要保持冷静,千万不要蛮干。我的经验是表面越复杂的问题越可能是简单的问题,有时一个阀门就可以搞得你一天不痛快。 8.安全第一,呵实验做透就可以了,先几克再几十克再几百克,再几KG,再大生产. 9.中试只要不出安全问题,其它问题出现越多,对你以后大生产都有???处。如果中试很顺利,而等大生产才出现问题,那时才是真正的烦。 10.键是在小试中要做好物料恒算,尤其是后处理中的问题,一定要有经济,成本的头脑,在中试,大生产中,工作要有计划性以及预见性,提前预防!如果方法得当,那么剩下的就是能力问题了!有问题,不解决,辞职! 11.没中试过的可能对中试多少有些畏惧情绪,这很正常,生产上的许多细节都是特别重要的,没中试过可能想不到,但经过之后就不一样了,每个工程师都要走这一步的。小试几乎很少注意的过滤,传热,容器材质,物料的凝结,乳化,管路直径等等都很可能会困扰我们好久。多与工人交流,他们其实很了得的,我们绝不能忽视他们呀,否则很不好办的 12.中试设计是中试是否成功的先决条件,非常重要,要考虑到操作步骤的每一步,有时一个取样点设计不妥可以毁掉你一釜料的试验. 连续化流程的动量估算也听重要,否则可能流程都走不通. 在小试中考虑中试的才质选择也很重要 12.同时在实验室方面,在中试之前就要做好时间、温度等各个反应要素的边缘实验和破坏性实验,这些工作如果做的塌实,那么在中试中万一不幸出现异常,也应该是你已经碰到过的了。 13.结合自己多年中试的一些问题,总结以下几点注意事项,见笑了: 1、放大效应,就是三传问题和时间差异,传热冷却和搅拌尤其要注意,三传速率和小瓶里 差异太大,有特殊要求的要用到特殊设备。 2、量的差异,小试时不足为患的问题量一多可能就成大问题了,所以要反复核对和考虑整 个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早做好防备,否则的话就不是倒掉重来的问题了。 3、过程跟踪,有时候放大过程中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问题,你怎么都凭空想象不出来的,所 以要仔细认真的跟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尤其是异常情况不要放过,否则非常麻烦。 4、谨慎操作,这对收率能耗和成本估算都有益处,最重要的是小命要紧,一个闪失可能就 OVER了,尤其是有危险操作和危险物料时。 5、详细记录,不要有先入为主的思想,将客观的数据向小试的数据靠拢,两者有差异是肯 定的,中试交出的数据与大生产更加接近。 6、认真分析,包括对每个中间体的检测和整个流程可否连贯简化的分析,在大的釜面前你 更加容易想到这些问题,因为你无法凑合操作。 14.小试工艺成熟后,必须完成工艺报告。中试不单是小试的简单的放大,中试搅拌、传热、浓缩、过滤、干燥的过程均与小试不同,小试时尽量摸拟中试的条件去做,另外,切记每一步须做破坏性试验。弄清中试的设备,物料的物化特性。安全第一。中试前小试跟踪。 15.还是那句老话安全第一,中试特别要注意安全,跟实验室不一样:打个瓶子可能没问题。说小试跟着中试走,可能是作小试时没有过多的了解中试设备,没有考虑中试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