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assessing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assessing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李继平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 体温(temperature) 脉搏(Pulse) 呼吸(respiration) 血压(blood pressure) 本讲主要内容main contents of the lecture 体温的形成及调节 体温的评估及异常体温的观察 体温测量方法 高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脉搏的形成及测量内容 脉搏的评估及异常脉搏的观察要点 脉搏测量的部位及方法 第1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学习目标learning objectives 熟悉发热程度的区分及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 熟悉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查 掌握体温的评估、观察与护理 掌握正确测量病人体温的方法 病例:神经性高热病人及降温设备 以体温问题--为导向的学习temperature problem-based learning 关于体温的已知知识 体温的生理和临床意义 体温调节 发热过程 需要学习的知识 体温不升、发热程度的区分及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 异常体温-体温过高(hyperthermia) 又称发热(fever, pyrexia)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判断标准: 腋温37℃,口温37.5℃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体温过高的临床分度*Classification of hyperthermia 分度 温度范围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 以上 体温过高的临床过程process of hyperthermia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发热型态(fever type)* 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1. 稽留热 (Continued fever) 2. 弛张热 (remittent fever) 3. 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 4. 不规则热 (irregular fever)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弛张热(remittent fever) 体温可达39℃以上,24h 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 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化脓性疾病等。 间歇热(intermitt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 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 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 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疾病。 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 发热无一定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多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异常体温-体温过低(hypothermia) 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体温过低的临床分度Classification of hypothermia 分度 温度范围(华氏) 轻度: 32~35℃(89.6~95.0℉) 中度: 30~32℃(86.0~89.6℉) 重度: 30℃(86.0℉) 致死温度:23~25℃(73.4~77.0℉) 水银体温计mercury thermometer 监测目的(Purpose of taking temperature) 1.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2.动态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体温测量的实施要点*key points of taking temperature 1.评估病人 2.操作要点 3.指导病人 评估病人patient assessment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2)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 操作要点key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标准图集-10J301-地下建筑防水构造.pdf VIP
- 2025辽宁丹东市元宝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2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第14课+明清时期的经济、科技与文化【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文明交通,携手共创——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中职专用】主题班会课件.pptx
- 2024年中国老年人听力损失与助听器应用调研报告.pdf VIP
- 防范酒驾醉驾及黄赌毒.pptx VIP
- 2021年:历年人大附中新初一分班考试数学部分真题.pdf VIP
- 建设单位风电项目专业标准清单.docx VIP
- CJJT261-2017 城市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GB+39800.1-2020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 第1部分:总则.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