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结构分会2006年年会学术会议论文 2006年
纵筋对有腹筋简支深弯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张川1 王伟2
(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4t0000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摘要:通过8根剪跨比为L5的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简支梁的两点加载试验,着重研究了纵筋率的大小对裂
缝开展、纵筋应变分布、破坏形态及承载力的影响。采用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及基于斜压场
理论的分析方法等,比较了试件承载力预测的结果。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简支粱,深弯粱,纵筋率,受剪
1引言
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的建立,主要是依赖上世纪六十到
八十年代国内外一批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数据…。在这些试验中,梁的截面高度通常较小(一
般为300mm);并且为了保证构f,}:最终发生剪切破坏,有意将梁的受拉纵筋配置得较强(p
;通常大于2.8%)。考虑到目前实际结构中梁的跨度和截面尺寸显著增大,受拉纵筋率通常
在10~2.0%的范围内,因此我国规范将在纵筋率较高的情况下得出的剪切强度计算公式运
用到常用的较低纵筋率的构件中去,是否合理和安全?这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此外,以
J1
往关于纵筋率影响的研究大多针对无腹筋梁¨J’p】HjppJ,而且大都侧重于纵筋对抗剪承载
力的影响.较少关注纵筋对裂缝开展特征及最终破坏形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系统地深入
研究纵筋率的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有腹筋粱的裂缝开展、受力性能、破坏形态的影响,在此基
础上对受剪性能进行合理评价。本文通过8根剪跨比为1.5、不同纵筋率的有腹筋简支粱的
试验,探讨了纵筋率的大小对裂缝开展、纵筋应变分布、破坏形态及承载力的影响,从而为
后续研究提供了试验依据。
2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8根茼支梁(包括3根单筋截面梁sL系列和5根双筋截面梁DL系列)截面
50,配箍率p;v=O.27%,剪跨比均在1.5左右,
统一取250×500mm2,箍筋统一采用由8@1
试验主要变化参数为受拉纵筋率,纵筋率从0.52%~2.68%。试验采用两点对称集中力加载,
加载位置及钢筋应变测点布置如图1。
卜—叶竺十—盟—f
蒌毯震重童}例
剐c誊}二三u#。I一二羔#。
图l试件加载位置及测点布置图
290
建筑结构分会2006年年会学术会议论文 2006年
3主要试验结果及分析
3.1试件裂缝开展
8根试验梁裂缝均首先出现在弯矩最大的跨中纯弯段。剪跨段将由跨中向支座“由近及
远”的出现弯剪斜裂缝或腹剪斜裂缝。弯曲裂缝出现在破坏荷载的15%~27%:裂缝开始
斜向发展荷载为破坏荷载的281%~42.7%:对于三根发生剪切破坏的试件DLl.3、DLI.8、
DL2.7,临界斜裂缝出现荷载为破坏荷载的33.80/一46.2%。
纵筋率的大小对裂缝形态有显著影响:①随纵筋率增大,剪跨段主要斜裂缝开展区域有
增大的趋势.虽然DLI.3、DLI8、DL2.7斜裂缝开展区域大小差异不显著,但通过对比三
根试件最终剪坏一侧的裂缝开展情况,可以发现纵筋率较大的DLI.8、DL2,7斜裂缝发展更
为充分.临界斜裂缝宽度更大,并且破坏时伴随有较大剪切错动变形;而试件DLl3破坏
时更多的表现为临界斜裂缝与竣剪斜裂缝间混凝±斜淘压杆的压渍。②随级筋率增大,弯曲
裂缝发展越趋不充分,弯曲裂缝高度逐渐降低,裂缝宽度也减小,而对比各试件纯弯段纵筋
应变也可看出,,随纵筋率的增大,跨中纵筋应变逐渐减小,这与裂缝开展情况是吻合的。③
随纵筋率的提高,相应位置斜裂缝倾角呈下降趋势。,
3.2试件破坏形态 ,
各试件最终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纵筋率的大小将影响粱的破坏形态,随纵筋率的提高,
梁的破坏形态将从弯曲破坏向剪切破坏过渡。试验中LI.3最终发生剪切破坏,但弯曲裂缝
也开展较高且较宽,因此存在一个界限纵筋率使梁同时发生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普拉提和瑜伽馆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极速60秒.ppt VIP
- 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doc VIP
- 项目插花艺术-全校公选课.doc VIP
- 极速60秒的图片.ppt VIP
- 展频IC规格书之 SSDCI1108AF _REV3.1.pdf VIP
- 2024 CCF非专业级别软件能力认证(CSP-S)第一轮真题.pdf VIP
- TCFNA6104-2022 食品安全-月桂叶(香叶).pdf VIP
- 人美版(2024)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欢快流畅的线》教学设计 .pdf VIP
- 三水平立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提升钢丝绳更换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