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浅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摘要:我国的诉讼时效虽日臻完善,但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亟需进一步的完善。我国《民法通则》自实施后,我国国情已发生巨变,加之我国民法时效制度的设计本身所存在着过于原则,功能不全,时效过短,中断的方式太少等缺陷,实施中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民法时效制度进行完善,为此,本人拟在评述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得失的基础上,就如何完善时效制度提出若干立法构想。
关键词: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制度 缺陷
一、诉讼时效的概述
1、诉讼时效的概念。
诉讼时效学说上又称为消灭失效,有的学者称为消灭上诉权即权利人因时效经过而丧失其上诉权或丧失胜诉权。通俗地讲,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这里所说的法定期间内提起诉讼,即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在该期间内有权利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利,一旦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则不再有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诉讼时效是指对于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权利人,使其丧失在诉讼中的胜诉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在学说上亦称为消灭时效。
2、诉讼时效的种类
第一、普通时效。它是由民事的基本法统一的规定,普遍使用于法律未作出特殊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即除了特别法规定之外之诉讼时效都可以适用普通诉讼时效。如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请求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1】这条款就明确规定了我国普通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
第二、时效。 “《民法通则》136条规定以下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别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b、出售产品质量不符未声明的;c、延付或拒付租金的;d、寄存财务被丢失或者损毁的。”【2】
3、权利的最长保护期限。
《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不能超过20年即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其权利失去法律的强制性的保护。
二、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的评述
我国现行的诉讼时效制度在立法上系统确立了当今推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之第七章的规定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诉讼时效制度也有具体的规定,这些的规定就目标成了我国诉讼时效制度。我国现行的诉讼时效制度对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促进经济周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制度的缺陷也是及其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规则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民法没有设立统一的时效制度,而把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分开设定,是我国现行民法中止设立了诉讼时效而没有设立取得时效。我国《民法通则》只规定了诉讼时效。从诉讼时效完成后的法律后果之胜诉权消灭说上看,认为诉讼时效已经完成后,权利人的权利仍然存在,也仍可起诉,但丧失了法院强制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权,我国民法即采此说。这可看出,诉讼时效制度只消灭了权利人的诉权,而没有消灭褓权利;义务人的义务是不再强制发行其不能限得古有物的所有权或免除债务。这就是 产生了时效利益不确定的诉讼,现有的诉讼时效制度的量大的陷阱,它这也是成为了许多学者要求建立取得时效的主要理由之一。
(二)、诉讼时效期间过短、对权利人保护显然不足
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第七章时效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普通诉讼时效为2年;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对身体伤害要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拒付租金以及寄存财物百丢失或损毁的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经过《民法通则》颁布几十年后的实践证明,对于2年以及1年诉讼时效期间实在太短了,对于权利人保护其民事权利在时间上是远远不够的。但如果诉讼时效期间太长这就是强调了对权利的保护而忽视了效率。那应如何确定诉讼时效期间实际上是在效率与公平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有不少学者在谈到诉讼时效制度时只是强调诉讼时效的立法基点是促使权利人行使权利和促进社会经济流转,而没有谈到诉讼时效的另一个重要的立法基点,即保障权利人权利的实现。为此,我国的诉讼时效制度的设计实际上是偏重于效率而忽视和牺牲了公平。
(三)、中断诉讼时效方式太少而且不可行
我国现行诉讼时效制度中规定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主要方式有3种。即亦是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章《期间、时效》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3】它通俗归纳出中断时效方式的3种有:其一、提起诉讼;其二、权利人提出要求;三、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所前所述,提起诉讼涉及到诉讼成本的支出,而权利人当面提出主张,义务人可能不签收而且经济实力差的义务人根本不肯以当面的方式同意履行其义务。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为弥补中断诉讼时效方式的不足,规定了权利人向债务的保证人,债务人的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