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ppt

  1. 1、本文档共9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几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上片是说作者路遇美人却无缘相邀的怅惘、失望之情。接下来,作者自然产生联想,推测美人的大好青春年华是与谁共度的呢?这么漂亮的美人一定居住在一个临水的幽美之处,那里有香艳的闺房、精美的花园,以及人们无法知晓的生活。下片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伫立良久,直到黄昏慢慢地来临了,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惊回现实。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词句。结句的“闲愁”,正是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缥缥缈缈,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可以比拟。 答案 这里运用了渲染的手法,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用典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传统特色之一,分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表明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即运用了冯唐的典故。 这首诗开头四句运用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开头四句引用战国时燕昭王求贤的典故。燕昭王以重礼招纳天下贤才,当时著名游士如剧辛、邹衍等人纷纷从各国来到燕国。在这里,李白的用意是借典故表明他理想的明主对待天下贤才的态度,与下文描写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形成对比。 答案 (1)以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引出诗歌话题,引出下文对现实中人才际遇的描写。(2)与下文描写的现实中人才的遭际构成对比,突出诗人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处境。(3)赞许燕昭王招贤纳士之举,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思维建模] 1.常见的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指”“释”“析” (1)“指”:准确指出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2)“释”:结合诗句阐释怎么运用的这种方法。 (3)“析”:分析此表现手法表情达意的效果。 3.掌握答题范式 点明表现手法技巧+结合诗歌阐释其具体运用+分析使用效果。 [即学 即练]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试析“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一联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解析 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首联用“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颔联用长满青苔的台阶、白鸟的徘徊不去,暗示禅智寺的空寂人稀。颈联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衬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意。尾联用热闹的扬州来陪衬。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时要结合整首诗的意境特点来分析。 答案 反衬。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晖,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解析 “怎样借景抒情”要求考生通过情景之间的相似性来分析词人在诗歌中表达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考生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和角度,如本词上片由听觉到视觉,由远及近。考生就可以感知到作者是因声而望景,由景再生情。其次是情景之间的相似性,如水阔云低暗示了心情的黯淡,燕子远去和人千里又极为相似,落落的梨花又恰是孤寂无依的词人的真实写照。 答案 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 3.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前人评此诗颔联“触景伤情”,你认为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 答案 有道理。作者触景伤情,移情于物,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充分表达了乱世别离的悲凉之情。 4.寓情于景 诗人的喜怒哀乐与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