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果县粪类圆线虫病一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平果县粪类圆线虫病一例报告
农安康
广西平果县血吸虫病防治站 广西平果 531400
病例 患者,男,63岁,平果县农民,因咳嗽一月余,腹痛、腹泻伴呕吐10余天。2009年6月初开始出现咳嗽,未作诊疗;6月20日开始出现腹胀、腹痛,有时伴呕吐,为胃内容物,饮食不能,无发热,时解稀烂便,每日1~2次,量少,无粘液血便。曾互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一周,诊断为“肠梗阻”,住院后,病情时缓时重。于7 月4日到县医院就诊,以“1、肺TB”、“2、不完全性肠梗阻”收入院。一般情况:发育正常,神清,精神差,慢性重病容,轻度贫血貌。既往史:两年前“肺TB”抗痨治疗9月余,个人生长平果县太平乡,一直在原籍务农,否认到过传染病区。腹部有轻压痛,余无异常。入院后经对症治疗,无呕吐,稍感腹胀,腹部隐痛,解水样便5~6次每日,量少,约20毫升,予思密达等止泻,效果不佳,各项生化指标:肝功转氨酶下降,白蛋白15g/L,明显偏低,考虑长期营养摄入不足所致,总铁结合力低19.6umol/L,引起缺铁性贫血,血糖高6.8mmol/L。大便常规没有发现寄生虫卵,发现大量线虫,但没有得到明确诊断,直到7月11日经上级部门确诊该虫为“粪类圆线虫”。
治疗 肠虫清(中美史克)2片,每日1 次,连服6天驱虫治疗。经输血、补营养后痊愈出院。后随访粪检没有发现再感染。国外用噻苯哒唑治疗本病,治愈率90%以上,是目前治疗本病最好的药物。
讨论 粪类圆线虫是一种兼性寄生虫。在寄生世代中,成虫主要在宿主(如人、狗、猫等)小肠内寄生,幼虫可侵入肺、脑、肝、肾等组织器官,引起粪类圆线虫病。粪类圆线虫在宿主体内的生活阶段包括成虫、虫卵、杆状蚴和丝状蚴[1]。其可通过外源性感染、内源性自身感染及外源性自身感染等3 种方式使人感染。粪类圆线虫是一种流行较广泛的肠道寄生虫,广泛分布于非洲,东南亚以及美洲的中部和南部,感染者约有1亿。我国以广西等地报道的病例较多,我国桂西山区的右江河谷田阳、百色两县(市)郊区的定律村和东合村调查人群粪类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两地粪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3.69%[1]。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与其感染程度及机体免疫状态有密切关系。感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一般寄生在小肠上段,当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或偶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或长期使用激素或其它免疫抑制剂或免疫功能低下时,寄生在小肠内的杆状蚴可迅速发育成丝状蚴,并经患者的肠粘膜或肛门周围的皮肤侵入引起体内自身感染,严重时可造成播散性感染,幼虫侵入脑、肝、肺、肾及泌尿系统等器官,引起严重后果。
感染粪类圆线虫后,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症状,腹痛部位多在上腹部,为纯痛、隐痛或有烧灼感,少数患者表现为绞痛;腹痛与进食与否和季节变化无关;粪类圆线虫病呈慢性感染经过,易于自身重复感染,当患者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较长时间接受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体内粪类圆线虫暴发感染,当发展为重症粪类圆线虫病时,即使用特效的驱虫药也往往挽救不了患者的生命[2]。
有关研究证实糖尿病和弥散性粪类圆线虫感染之间也存在相关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弥漫性感染率较高,同时无症状感染率也较高,因此有感染风险的人尤其是糖尿病没有很好控制的病人通过免疫筛查可以预防粪类圆线虫感染导致的严重后果。因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治疗,机体营养及抗病能力下降,杆状蚴在肠腔内迅速发育为丝状蚴,再向小肠下段及结肠的粘膜内侵入血循环,引起自身体内感染,以及排出的丝状蚴附在肛门周围,则可钻入皮肤引起自身体外感染。糖尿病引起的重症粪类圆线虫感染病情危急,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应警惕[3]。严重的肠炎恶病质、休克、肺出血及肺功能衰竭和继发性细菌感染是患者死亡的原因。
粪类圆线虫所引起的临床表现无特病征,但反复腹泻是本病最主要的临床特征。因此,对粪类圆线虫病的临床表现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注意与痢疾、溃疡病、钩虫感染等鉴别,对有反复腹泻的患者应常规的给予粪类圆线虫检查,避免粪类圆线虫病的误诊和漏诊。
粪类圆线虫病由于缺乏特有的临床表现,故常致临床误诊。首先应询问患者有无与泥土的接触史。一般而言,凡同时出现有消化道和呼吸系统症状的病例,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并作进一步的有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通常粪类圆线虫寄生在小肠段,产出含有幼虫的虫卵后仅数小时幼虫即破壳而出成为杆状蚴,所以在粪便中查到的多是杆状蚴或少量的丝状蚴,除非严重腹泻患者才偶然在粪便中查及虫卵,从本例患者的排出物中检及虫卵,杆状蚴和丝状蚴属于罕见与偶然。
粪类圆线虫病实验诊断目前仍以粪便检查为主。以贝氏法检出率较高,沉淀法和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当粪便含虫少时,往往不易检出。
粪类圆线虫病已被WH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