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训校史-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价中心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 万 朴 (为“教师培训工程”第一期教师培训班的讲课提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关于高等教育的定义:“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或研究型培训。”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重要的是将成为创业者。大学教师职责有其特殊性,要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有必要认清全国、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确立与时俱进的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了解本校的定位和现状,学校的历史、校风、校训和优良传统。从本校实际和学校发展愿景出发,才可能有明确目标,做好西南科技大学教师应该做好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的使命、理念与校风 二、校风、校训 三、校史、校情与大学教师职业培训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的使命、理念与校风 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正面临着如何在人口大国建立能为公民提供上大学的公平机会的开放型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能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UNESCO 在1998年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高等学校要适应、促进和指导社会的发展。 UNESCO关于教育定义的变化: 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授知识的工作(1976) 教育是能够导致学习的交流活动(1997) 在大学工作的人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从微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宏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从校园环境下的教育观念,转变为开放环境下的教育观念。 高等学校分类观念的变化: 传统的分类,是按照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从高职院校到培养博士的院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这在工业化时代,是与社会就业结构相适应的。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修改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 ,搭建了一个从零级学前教育到六级研究生教育的分工体系。第5层次为高等教育,它“不直接通向高级研究资格证书”;第6层次为“通向高级研究资格证书”的高等教育博士课程部分(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阶段,分为学术为主的高等教育(教育研究型)(5A)和应用为主的高等教育(5B)。“标准分类”中对5A的描述为:“课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理论性的,目的是进入高级研究课题和从事工程要求的职业作充分的准备”;对5B的描述则是:“课程内容是面向实际的,是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 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 5B 1)与高职高专教育( 5B 2)作为社会和学生就业需要的两种并列的高等教育类型。 许多高校工程教育在趋同,特色逐步在消失,不利于高校健康发展。 要重视高等学校的教育分工、特色和发展趋势。 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博士认为,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交织产生的时空变迁,21世纪高等教育正出现“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终身化”的发展趋势。(包括大学教师国际化) 高校面临的新使命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专门人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形象地描述办学的国际化景象:“耶鲁大学不是象牙塔而是国际社区”。 大学有四项功能: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社会服务,国际交流。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勒.陆登庭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学的使命,一是发现和产生各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释、校准已有知识;二是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学习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使他们对自己、对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校长在北京举行的中外校长论坛上都强调指出,“我们更关心学生是否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否具有创造能力和广泛的兴趣”。 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个性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探究、创新精神和实干与开拓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科交叉、文理互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为一名监护人需要经过怎样的评价程序-CommunityServices.PDF
-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Analysis简称CBA-苏州大学.PPT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成.PDF
- 我们学到了什么我的青春不迷茫操作能力写作-网络营销能力秀.PPT
- 我国201252015年门诊腹泻患者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流行特征分析.PDF
- 我们到底知道什么.PPT
-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占比的演化-汉青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PDF
- 我国人口抚养比变化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重庆理工大学学报.PDF
- 我国住房消费信贷发展模式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PDF
-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审视及其与大众健身互动关系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PDF
最近下载
- 防盗门破拆应用技术课程介绍讲解.docx VIP
- 1.2.1学习使用显微镜课件-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pptx VIP
- 海水 G-F-降B-降E-降A调正谱 虎门销烟 刘岩.pdf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 高频热电场皮肤治疗仪产品技术要求.docx VIP
- 英语国家概况Unit14_Post-WWII_American_Foreign_Policy.ppt VIP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24版-附.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心得体会.docx VIP
- 2024河南平顶山市叶县招才引智卫生系统事业单位人才引进拟引进人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超快闪蒸焦耳加热合成方法和用于实施其的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