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港农工95新课程总体课程计划书.doc

国立北港农工95新课程总体课程计划书.doc

  1. 1、本文档共3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立北港农工95新课程总体课程计划书

國立北港高級職業學校 總 體 課 程 計 畫 書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五月十二四日 校 長: ( 簽章 ) 教務主任: ( 簽章 ) 承 辦 人: 許世陽 職稱: 教學組長 電 話: 05-7820641 傳 真: 05-7821528 E-mail:tsph9701@pkvs.ylc.edu.tw 國立北港高級職業學校 總體課程計畫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校訂科目科目大要 壹、學校況一、科別、班級數、學生數 合計 1科 3班 106人 電機電子群 電機科 6 212 資訊科 3 109 合計 2科 9班 321人 化工群 化工科 3 113 合計 1科 3班 113人 動力機械群 農業機械科 3 91 合計 1科 3班 91人 農業群 農場經營科 3 95 畜產保健科 3 97 合計 2科 6班 192人 總 計 7科 24班 823人 二、學校SWOTS分析高級職業 劣勢(Weakness) 地理交通環境 本校位於台灣西部嘉南平原上,且座落於農業大縣 - 雲林縣內,鄰近麥寮六輕工業區,產業類型豐富多元,利於農工學校之發展。 地處雲林縣南端,與嘉義縣僅一溪之隔,可招收兩縣市之學生。 鄰近有雲林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嘉義大學、中正大學、環球技術學院、吳鳳技術學院及稻江管理學院,可資源共享。 位於農業大縣,可就近參訪相關農企業或國家農業研究機構,,、。,學生花費上的時間頗多 學校規模 本校建校逾六十年,設有機械科、電機科、化工科、資訊科,農場經營科、農業機械科、畜產保健科等七科共24班,另設有綜合職能科3班以及實用技能班兩科6班,已培育許多優良職業人才。 本校另開辦雲林縣社區大學課程,已辦理第九期,深獲社區民眾肯定與支持。 本校校區佔地12公頃,土地廣袤,環境優雅宜人,活動空間充足。 教育變革至今,已有不利於辦理技職教育之虞,尤其是農業技職教育邊陲學校,加以大學林立、社會對農工學校評價不高等因素,家長多將高中列為優先選擇對象,故本校多為學習成就較低之學生,先天上提振學生素質有其限制性。 本校某些類科的屬性,較難吸引學生就讀。 建築設備日漸。 生物教室、英語視聽教室、教具室、學生社團辦公室、社團活動教室等宜 師資及教學資源 本校師資主要來源為國內師範院校及各大學研究所的博、碩、學士,各科教師素質整齊,師資陣容強,極富教學熱忱。 教師平均年齡逐年降低,老幹新枝配合良好。 大部分教職員住家位於學校附近,具安定感。 教職員進修風氣盛,大多教師具有第二專長、四十學分或具博、碩士學位,教師實力雄厚 近年來教學補助經費愈來愈短缺,影響教學資源的增添。 教學資源未整合。 教學設備多老舊或短缺,教室也缺電腦化。 女性教師比例過低。 使用媒體教學時,硬體設備不夠齊全,使用上缺乏便利性。 行政人員 本校歷史悠久,行政人員經驗豐富具服務熱忱,負責盡職,奉公守法。。 協調溝通互動佳,具行政倫理、感情和睦。 職有專司,經驗豐富,積極推動校務。 研習進修風氣佳。 重要議題均能經由校務會議取得共識。 行政編制無彈性,多固守本職,工作勞逸不均,業務輕重差異大。 橫向支援弱。 學生素質及需求 地處農業大縣,學生本質普遍善良純樸,可塑性極高,雖然入學成績不佳,但多有升學之意願。 多數學生皆因喜愛自己所選科別就讀,對於實習課程學習非常認真,成績極佳。 學生資質逐年提昇,家長重視教育。 有生涯規劃學生漸多。 學區學生少,來源不穩定。 學生素質偏低,教師教學負擔較重,學年學分制實施後,重修情況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意願。 學生個別差異極大,教學不易,輔導升學備感困難。 表達溝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信心 家長及家庭背景 家長普遍支持學校教學措施及管教,與老師配合度高。 大部份家長純樸單純不會干涉學校作為;少數家長參與度漸漸提升,值得深耕。 家庭結構改變,子女數減少,家長較不願孩子進入農業職業學校就讀。 多清寒之家,家長忙於生計,親職互動不佳,不善主動表達關懷,甚少從旁輔導學生課業及管教。 多單親家庭及隔代教養學生,易衍生問題。 社區參與 辦理高中職社區化合作專案,與鄰近高中職互動更頻繁,增加資源共享機會。 本校辦理社區大學成效良好,北港地區及鄰近鄉鎮來報名參加之人數眾多,社區成員參與率提升,進而帶動社區發展,有助於學校行銷。 開放校園供社區民眾運動,與社區互動良好,相處融洽。 與社區缺少常態性互動,未能達到資源共享的理想。 部分社區資源未能有系統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