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例卵巢浆液性癌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变化的病理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3例卵巢浆液性癌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变化的病理分析
樊达维
(本溪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110700)
【摘要】目的:探讨大体局限于卵巢的33例卵巢浆液性癌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的病理变化。方法:对33例卵巢浆液性癌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33例卵巢浆液性癌中,高级别浆液性癌9例,1例存在早期输卵管浆液性癌,3例存在浆液性原位癌,3例存在输卵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以上均显示P53阳性;另24例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7例见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灶状不典型增生。结论:输卵管伞端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可能的起源之一,应常规取材,寻找早期癌及其前体病变。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癌起源 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 P53
【中图分类号】R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0-0133-02
卵巢浆液性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低级别浆液性癌与高级别浆液性癌临床经过与预后有较大区别,近年提出输卵管伞端上皮是高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的可能来源[1],笔者选取本溪市中心医院2011-2013年33例肉眼未见输卵管病变的卵巢浆液性癌病例,对其同侧输卵管上皮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同侧输卵管肉眼观均未见肿瘤33例卵巢浆液性癌,年龄41-76岁,根据肿瘤细胞核的异型性和核分裂计数分为两组:高级别浆液性癌9例,2例卵巢表面见癌组织;低级别浆液性癌24例。
1.2方法 收集33例组织学确诊的卵巢浆液性癌的同侧输卵管伞端标本,经中性福尔马林固定,自伞端起2厘米纵向剖开,全部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um,HE染色,光镜观察;卵巢病变镜检为高级别浆液性癌的病例,对卵巢及输卵管检测免疫组化P53水平,免疫组化采用EliVision二步法,抗体及试剂盒均来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结果
9例高级别浆液性癌中,1例同侧输卵管伞端见早期浆液性癌, 3例存在浆液性原位癌,3例存在输卵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以上均显示P53阳性;另24例低级别卵巢浆液性癌病例中7例见同侧输卵管伞端上皮灶状不典型增生。
3.讨论
Kurman提出了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二元模式[1]:Ⅰ型包括低级别浆液性癌、黏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恶性Brenner瘤和透明细胞癌,经良性-交界性-非浸润-低级别浸润性癌,进展较慢;Ⅱ型包括高级别浆液性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和未分化癌,侵袭性强,高度恶性。浆液性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已经有作者认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后者起源于输卵管伞端上皮的恶性转化,存在P53突变是高级别浆液性癌的早期事件[2]。彻底检查输卵管可能发现早期浆液性癌,由于输卵管伞端早期病变常缺乏明显的大体特征,由于病灶微小绝大部分难以做到取材准确,应全部包埋,必要时检测P53的免疫组化表达。
4. 结论
输卵管伞端是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可能的起源之一,应常规取材,寻找早期癌及其前体病变。
参考文献
[1]Lezhen Che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athology (2 edition). Peoples military medical press,.2010.06.
[2]Lin Jie. Grading system for ovarian serous carcinoma two organizational assessment and P53 protein overexpression of [J].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0, 39 (10): 655-660.
[3]Chen Yingmei cornual pregnancy and interstitial tubal pregnancy with ultrason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J] modern medicine 2014; 30; 04; (570-571).
[4]Yan Lei Kang Yaning Ma Jing Zheng Xin of cornual pregnancy and interstitial tubal ectopic pregnancy ultrasou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