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8例胆道蛔虫症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38例胆道蛔虫症的观察和护理对策
吴华(普洱市中医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1-0302-02
【摘要】 目的 通过38例病人的观察护理,立即B超确诊,及早进行氧气驱蛔,吞食酸醋使虫体退出胆道,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同时做好病情观察,搞好基础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胆道蛔虫 观察 护理
胆道蛔虫症是蛔虫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临床上表现为突然右上腹或剑突下阵发性剧烈绞痛,可有钻顶感,病人常坐卧不安伴全身冷汗、面色苍白、疼痛可放射到右肩部,同时伴呕吐,吐出胆汁或蛔虫。若继发感染,可有寒战、发热、白细胞增高,虫体堵塞胆道,可出现黄疸。
1 临床资料
胆道蛔虫症起病急骤,发病突然,为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应及早鉴别,对症护理,防止病人发生疼痛性休克,并发感染和胆道梗阻。我科1997年至今共收住院治疗38例胆道蛔虫症病人,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大47岁,年龄最小12岁,并发感染5例,梗阻0例。
2 病情观察
2.1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观察呕吐物的颜色、量、次数及有无吐出蛔虫,有无黄疸、寒战、发热等症状,如出现高热,提示继发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出现黄疸或头痛不止,提示胆道梗阻及时报告医生。
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皮肤温度、有无出汗、舌脉象、有无二便失禁,大便有无蛔虫排出等。若头痛剧烈,持续时间长,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微欲绝,应警惕梗阻休克的发生,及时测量生命体征,报告医师,给予对症处理。
2.3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及时给予安慰,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给病人以安全和信任感。注意收集患者信息,了解患者居住条件和生活背景,有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3 护理对策
3.1一般护理
3.1.1将病人安置于安静、整洁、舒适、光线柔和、空气新鲜的病房,以利病人休息。
3.1.2保持床单元干燥,及时倾倒呕吐物,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允许家人陪护,防止病人疼痛剧烈时翻滚坠床。嘱病人疼痛时不要咬唇咬牙,以免咬伤口舌及牙齿。病人出现寒战,及时给棉被保暖,放置热水袋防止烫伤。发热时,观察体温波动,给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
3.1.3遵医嘱建立静脉通路,力求一针见血,减少病人痛苦。穿刺部位要远离关节,以免病人辗转翻滚,使液体外漏,增加病人痛苦。
3.2驱蛔方法
3.2.1对早期感染不重的病人,立即取半卧位,插入胃管,注入氧气,4—6升/分,时间约20分钟,行氧气驱蛔。
3.2.2安蛔止痛 立即给病人口服食醋,按1:1比例与温开水调匀,给患者频服。宜可配合针刺内关、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穴位强烈刺激止痛驱蛔。若疼痛仍不缓解时,给阿托品、654-2,必要时用杜冷丁等解痉止痛药。
3.2.3药物驱蛔 病人无呕吐或呕吐停止后可给肠虫清、左旋咪唑口服,辅以中药扩张胆道、止痛退蛔。必须看护病人服药到口,随时观察大便排蛔情况。
3.2.4手术取蛔 疼痛剧烈时间过长,病人出现梗阻休克征象时,应立即行奥狄氏括约肌松解术。
3.3心理护理 本病发病急骤,起病突然,疼痛剧烈,病人往往出现紧张、恐惧心理,疼痛反复发作,使病人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精力和体力都消耗极大。因此,医护人员应充分理解,关心体贴病人,多巡视,了解病人所需,使其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心理,对减少疼痛发作有一定的作用。
3.4饮食调护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原则。因蛔虫得酸则静,得辛责伏,得苦则下,故宜多食酸辛、苦味食物。如食醋、西红柿、山楂等[2]。呕吐频繁,病情较重者,暂禁食,静脉补充水份及电解质。
4 健康教育
4.1胆道蛔虫症基层医院常见,于农村居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本病日渐减少,遇到此类病人应指导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不吃生冷不洁的食物和生水。
4.2每年大便化验1次,有肠道蛔虫病时积极治疗,防止蛔虫钻入胆道。
4.3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跳健身操、练气功等,以增加体质。
参 考 文 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392.
[2]张莉荣,何世银.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34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