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部位剖宫产预防术中出血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不同部位剖宫产预防术中出血分析
韩海英(辽宁省朝阳市中医院妇产科 辽宁朝阳 122000)
【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64-02
近年来,国内外剖宫产率呈增加趋势,我国剖宫产率已上升到30%—40%,个别单位高达50%[1]。术中出血是重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1.68%—32.11%,比阴道分娩率高4倍[2],是产科临床急需解决的课题。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术式,子宫下段切口位于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下2cm处(子宫下段低位切口)。我们在学习香港周氏剖宫产基础上,探讨将子宫下段低位横切口,上移到膀胱子宫反折腹膜上2cm处(子宫下段高位切口),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量,降低了术中出血率,提高了剖宫产质量。现将此方法及临床应用400例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和手术适应症 007年6月—2011年6月住院需剖宫产分娩,无手术禁忌症者,随机分2组,子宫下段高位切口组,子宫下段低位切口组(常规剖宫产)各400例,对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研究。术中出血量计算方法为:手术开始至手术结束所用敷料纱块的血量,吸引瓶中的血量及术毕清理出的阴道出血量总和,采取称重法及容积法计算。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硬膜外麻醉2组相同。常规开腹进入腹腔,观察组不需分离腹膜及下推膀胱,于子宫下段膀胱反折腹膜上2cm处,直接横向切开子宫全层一小口,吸净羊水,钝性撕开子宫约10cm娩出胎儿,缝合子宫及关腹同常规剖宫产术。
2 结果
2.1术中出血(表1) 2组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高位切口组明显低于低位切口组。
表1 2组术中出血比较
组别 n 平均出血量(ml) u P值
高位切口组 400 336.04plusmn;74.51 12.9167 lt;0.01
低位切口组 400 481.44plusmn;102.14 12.9167 lt;0.01
2.2术中出血率 术中出血以gt;500ml计算,高位切口组39例,出血率9.75%;低位切口组82例,出血率20.05%(Plt;0.01),高位切口组术中出血率明显低于低位切口组。
2.3术中副损伤 位切口组:膀胱损伤1例,切口撕裂19例(4.75%);高位切口组:无一例膀胱损伤,切口撕裂1例,为特大儿,体重4450g。
2.4 术后病率 术后24h—7d之内不连续的2次体温达到或超过38℃者列入术后病率。高位切口组为9.75%,低位切口组为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
2.5 晚期产后出血 高位切口组无一例发生,低位切口组2例,1例于术后25d发生阴道大量流血,经抗炎宫缩剂治愈,1例发生于术后28d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中肉眼见原延裂切口处内膜缺如,病理报告为炎性改变。
3 讨论
高位子宫下段横切口,位于膀胱反折腹膜上2cm处,切口近子宫上段,肌肉较厚约为1—1.2cm,缩复能力强,切口自动缩短,很快锁住开放血窦,加之距先露部压迫的颈峡中下段较远,切口不易撕裂,损伤动静脉分支及膀胱机会减少,切口易暴露,缝合方便,出血少。本文高位切口组400例发生切口撕裂仅1例,低位切口组400例,发生切口撕裂19例。术中平均出血量、术中出血率均较低位切口组低。同时,高位切口不需分离腹膜下推膀胱,切口距膀胱约5—6cm,无损伤之忧;切口处肌壁较厚,不易发生撕裂,上下缘基本等同,缝合对称、平整,术后愈合好,可避免因切口撕裂引起的晚期子宫出血发生。子宫下段剖??产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术式,由于局部解剖特点,下段低位切口术中出血相对较多,术中出血率高。本文将子宫下段低位切口改为子宫下段高位切口,完善了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使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率由20.05%降为9.75%,避免了术中术后并发症。子宫下段高位横切口操作简单,易掌握,是目前最理想的剖宫产下段切口,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王德智.关于剖宫产若干问题的探讨[C].全国降低剖宫产率及妇产科急症的处理学汇编,1994.
[2]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3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