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对血管内皮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docVIP

中药对血管内皮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对血管内皮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对血管内皮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杨西霞 李恩来(莱芜市中医医院药剂科 山东莱芜 271100)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5-0390-02 【关键词】 中药 血管内皮形态 功能 影响 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VEC)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病理学基础,并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药可以通过不同途径预防内皮损伤,有效地改善或逆转其功能障碍.从内皮屏障作用、抗氧化、血管活性物质的生成与释放,以及对某些内皮相关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中药单体、单味药及某些复方的作用机制。并强调在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中药复方抗VEC损伤、防治心血管病研究的重要意义。 1.中药对VEC屏障作用的影响 周暇菁等[1]采用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了祛瘀胶囊(由半夏、陈皮、川芎、水蛭等组成)对血管内皮伊文氏蓝通透深度及通透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祛瘀胶囊能显著阻抑高脂血症引起的血管内皮通透性升高,表明抑制VEC通透性增加是其抗AS的重要途径之一。 2.中药的抗氧化作用与VEC损伤 陈文为[2]提出补气活血药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许多研究也证实补阳还五汤、脂血康等可以促进OFR的清除,减轻对VEC的损伤[3]。另有研究报道人参皂苷可通过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来保护VEC[4]。 3.中药对血管活性物质生成和释放的影响 王宏伟等[5]观察了穿心莲成分对血清NO、ET的影响。用药后与对照组比较NO明显升高,ET含量明显降低(Plt;0.01)。丘瑞香指出心脉通胶囊可降低冠心病患者ET含量,调整VEC功能而发挥抗心肌缺血作用。 4.中药对凝血和纤溶作用的影响 熊一力[6]以体外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为观察对象,测定培养液中PGI2,TXA2含量和t-PA活性,研究穿心莲成分API0134对VEC参与的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API组PG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TXB2显著减少,t-PA活性显著升高(P均lt;0.01)。 5.中药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VEC可产生和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等,参与AS的发生发展。上述粘附分子促使循环中的单核细胞粘附并穿越VEC进入内膜下,衍化为巨噬细胞,后者吞噬LDL, 脂蛋白(a)后成为泡沫细胞。葛璐璐观察到大蒜精油对IL-1介导脐静脉VEC上VCAM-1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显著下调IL-1诱导的单核-内皮细胞的粘附。 近年对VEC的结构、功能以及中药在AS发生发展中的干预机制的研究己在整体、组织器官、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水平取得一定进展,深入探讨中药复方在血管病防治中的作用,积极探寻新配伍、新剂型,深入研究中药保护VEC抗AS作用机制,缩短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周期,努力开发新药推向临床,将为新世纪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开拓更为广阔和灿烂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1]周暇箐,宋剑南,王宇辉,等.痰瘀同治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7;3 (4):26-28. [2]陈文为.老年性气虚证与自由基反应[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7(5):302. [3]吴健宇,李仪奎,符胜光,等.补阳还五汤药物对自由基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3. [4]廖端芳,李元建,陈修,等.人参皂苷Rb十Ro对自由基损伤主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17(1): 13-14. [5]王宏伟,赵华月,熊一力.穿心莲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动脉壁PDGF-B,c-sis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8;34 (5): 216-217. [6]熊一力,赵华月,付良武.穿心莲成分API0134和阿司匹林对内皮细胞抗血栓功能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3;14 (10):530-533.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