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乔明琦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乔明琦教授治疗失眠经验总结
纪孝伟 乔明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济南 250001)
【中图分类号】R277.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348-02
乔明琦教授是山东省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在治疗失眠方面多从情志致病角度出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从乔明琦教授临证数年,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失眠宜从肝论治
睡眠是正常状况下机体处于最低代谢状态的一种周期性生理现象,对维持正常生理心理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与觉醒同样是生命活动所必要的一种主动而复杂的生理状态[1]。失眠中医称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病因繁多,但其病理总不外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神魂相随,由心肝所致神志病尤多。乔老师治失眠一证,多从肝胆论治,审证求因,提出了“多情交织,共同治病,首先伤肝”的情志致病理论。
肝藏血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调畅情志,调节脾胃运化、调节生殖功能。休息不充分、工作负荷高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久则肝疏泄失常,气血失畅。
心理压力大,工作环境特殊,不良情绪不能及时疏导宣泄,也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肝疏泄失常产生肝气郁结或肝气横逆,进一步加重情志疏泄失常,乘脾犯胃导致消化功能障碍,产生各种情志病证,睡眠障碍是其中之一。
2.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乔老师认为,治肝之法,当以心理为先。故在诊疗失眠患者时,乔老师常耐心地向病人讲解该病发生的机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放下心理负担,鼓起治愈的信心
3.治用舒眠汤
乔老师以自拟的舒眠汤治疗失眠。方为酸枣仁汤加味,由酸枣仁、柴胡、白芍、合欢花、川芎、知母、薄荷、甘草。方中酸枣仁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柴胡、薄荷、合欢花疏解肝郁、兼清肝经郁热,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共奏舒肝解郁,养心安神之效。
临床中乔老师根据病情随证加减。通常对兼肝气郁滞者加香附;兼湿热中阻者加厚朴、茯苓;兼癖血阻络者加丹参、乳香;兼痰瘀阻络者加地龙、僵蚕;兼心火亢盛者加黄连、生地。
4.典型病例
李某,女,33岁,高校教师。2014年6月3日初诊。患者4年前无诱因逐渐出现心烦热、不寐等症。先后服用朱砂安神丸、安定等药,症状稍见好转,但常因情绪波动、操劳过度而加剧。每年夏天症状有加重趋势,冬天则缓解。近日又因压力增加、工作繁忙,感症状加重,症见入睡困难,心烦易怒,面色微红,眩晕,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症属:肝经郁热、神魂不安。处方:舒眠汤加生地、黄芩。日1剂,水煎,早晚2次分服。患者服上方3剂,症状缓解明显,效不更方,继服上方7剂后痊愈。
5.小结
不寐是中医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症状,患者常恶梦纷纭,轻者入寐困难,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肝气郁结型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曰:“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说明肝经血虚,魂不守舍,影响心神不安而不寐。
乔老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发现:此类患者多为教师及机关工作人员等脑力劳动者。该类患者多工作繁忙,压力增大,情绪波动较大,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伤阴,可见入寐因难、心烦易怒。乔老师根据这一病机特点,自拟舒眠汤,从肝胆论治,审证求因,且临证时随证灵活加减也是匠心独运,在临床上均收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心天.医学心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0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