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水岭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分水岭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分水岭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 孙远航(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辽宁岫岩 114300)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178-01 【摘要】目的 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例分水岭脑梗死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1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CT及MRI使分水岭脑梗死与其它类型脑梗死更易识别,分水岭脑梗死是不可忽视的脑梗死类型,一般预后较好,及时发现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 诊断治疗预后 分水岭脑梗死是由相邻血管供血区交界处或分水岭区局部缺血导致,也称边缘带脑梗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约占全部脑梗死的10%[1]。梗死部位不同,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同,头部CT或MRI可确诊。现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分水岭脑梗死患者30例加以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基层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教训,提高对该病的诊治率。 1 病例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6—80岁,平均62岁。激动时发病18例,安静时发病8例,睡眠中发病4例;呕吐、腹泻后发病2例,降压过低发病2例,有高血压病史10例,有糖尿病病史12例。 1.2 临床表现:以上肢为主的轻偏瘫8例,偏身感觉障碍3例,运动性失语4例,感觉性失语3例,头痛8例,头晕10例,智能情感障碍5例,偏盲2例,局灶性癫痫2例。 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在发病1—24小时内行头部CT或MRI检查,其征象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相同。梗死区呈低密度,楔形,位于大脑主要动脉的边缘交界处。皮质前型12例,梗死发生于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层的边缘带,相当于额中回,表现以上肢为主的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伴有情感障碍、局灶性癫痫,主侧病变还可出现运动性失语。 皮质后型10例,梗死发生于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层支的边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界区,呈楔状,尖朝向脑室;表现为偏盲,下象限盲,无偏瘫或偏瘫较轻,可有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等智能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出现感觉性失语,皮后下型8例,梗死发生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层支与深穿支分水岭区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与大脑中动脉豆纹动脉供血区之间,病灶位于大脑深部白质,壳核和尾状核等,表现为纯运动性偏瘫或感觉障碍。 1.4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均住院治疗,给予扩容,改善脑血液循环,抗血小板聚积,降脂,脑保护等。按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评定疗效,基本痊愈的18例,显著进步的8例,进步3例,1例因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 2 讨论 分水岭脑梗死是指脑内相邻的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发生的梗死,多因血液动力学原因所致。典型病例发生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伴全身血压降低时,亦可源于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2],腹泻、呕吐,手术后失血休克等血容量不足,降压药服用不当致脑灌注压下降均可引起分水岭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临床表现多样,常呈卒中样发病,因梗死部位不同而异。皮质前型主要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伴有情感障碍,局灶性偏瘫等,主侧病变还可出现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皮质后型常表现为偏盲,皮层型感觉障碍,无偏瘫或偏瘫较轻,优势半球病变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非优势半球可有体象障碍;皮质下型常表现为偏瘫、非皮层型感觉障碍,优势半球常有语言障碍[3]。 分水岭脑梗死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对于早期CT扫描阴性者尤其重要,应积极寻找低血压、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疾患及其它血容量不足的证据,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或MRI特征性改变做出诊断。 一旦分水岭脑梗死诊断明确,在常规脑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低血容量患者给予扩容;脱水者给予补液;纠正低血压,改善脑灌注;高血压者避免过度降压。分水岭脑梗死一般预后较好,及时发现和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侯熙德,周孝达,陈清堂,等.脑血管疾病[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26.129. [2]贾建平.神经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8. [3]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699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423.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