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docVIP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陈莉 (惠东县中医院 广东惠东 516300) 【摘要】 自拟祛风止嗽颗粒治疗慢性咳嗽、自拟肺心颗粒治疗慢性肺心病。两例患者均疗效显著。表明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辨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 慢性咳嗽 肺心病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329-01 【Abstract】Adopt the “wind to check rinse granule” to treat chronic cough,the “asthma first and second particles” to treat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Two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no recurrence of chronic cough. Sing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 on chronic cough. 【Key Words】Sing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 particles Chronic coug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又称为免煎中药,最突出的特点是不必煎煮,即冲即服,携带方便,适应生活紧张,快节奏的現代社会对传统中医药的医疗需求。它可用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笔者发现,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许多患者经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改服单味中药配方颗粒辩证施治,疗效满意。兹举验案两则,以飨读者。 验案举隅 案1 陈某,男,25岁。于2013年1月11日就诊。 咳嗽二月余,咽痒即咳,痰白兼黄,量少难咯,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腻,脉弦。胸透示:“双肺纹理增粗”。曾予西药治疗乏效。诊为慢性咳嗽。此乃风邪袭表,兼痰湿化热化燥,致肺失宣降。予以自拟祛风止嗽颗粒,由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生产)调剂而成:荆芥1包(10g)、桔梗1包(10g)、前胡1包(10g)、紫菀1包(10g)、浙贝1包(10g)、百部1包(10g)、杏仁1包(10g)、款冬花1包(10g)、橘红1包(6g)、瓜蒌皮1包(10g)、白芍1包(10g)、甘草1包(3g)。三剂,日一剂,开水冲服。后经随访,咳嗽已愈,未见复发。 按:慢性咳嗽病因复杂[1],西医治疗疗效不佳,药物不良反应较多[2]。中医学认为,慢性咳嗽多与风邪伤肺有关,风为百病之长,“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全兼五气”,故亦常同时夹杂寒、热、燥、湿等病邪,每易使咳嗽迁延而不愈。自拟祛风止嗽颗粒具有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理气除湿、清热化痰的功效。方中荆芥、白芍合用,可祛风散寒、调营卫、利咽喉;桔梗、前胡、杏仁、橘红合用,可宣降肺气,理气除湿,祛痰止咳;紫菀、冬花、百部,皆可润肺止咳。浙贝母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瓜蒌皮利气宽胸,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能够紧扣病机,药物配伍合理,故临床疗效显著。 案2 张某,男,64岁。肺心病、肺气肿史10余年,近两周来咳嗽气短,不能平卧,痰黄白而粘稠,量多,心下痞满,腹胀不适,双下肢水肿。经检查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度。唇紫,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而数。诊为肺胀,证属心肾阳虚,痰湿阻滞。予以自拟肺心颗粒。方药组成:半夏1包(9g)、瓜蒌皮1包(10g)、麻黄1包(6g)、赤芍1包(10g)、防己1包(10g)、附子1包(6g)、桂枝1包(6g)、干姜2包(6g)、茯苓1包(10g)、葶苈子1包(10g)、炙甘草1包(3g)。3剂,日一剂,开水冲服。服药后尿量增加,水肿减退,腹胀减,咳嗽吐痰明显减轻,已能平卧。精神食欲均明显好转,心率正常,临床表明心衰已控制。 按:肺心病属中医“肺胀”、“喘证”、“水肿”之范畴。本案本虚标实,证情复杂,属重证危候。证属心肾阳衰,不能温化水液,以致水蕴成痰,上凌心肺而咳喘,外溢于肌肤而见浮肿。方中附子、干姜、炙甘草、桂枝温心肾之阳;半夏、云苓、葶苈子、防己、瓜蒌皮理气化痰、泄肺平喘、利水;麻黄宣肺平喘;赤芍祛瘀和营,共奏温阳利水、泄肺平喘、理气祛痰之功效。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马洪明,朱礼星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