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指南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代码: 适用年级、专业:全院大一所有专业 课程类型:公共选修课 学时数:36? ????????学分:2 二 、 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教育部建议设立的高校人文素质类教育课程,在我院为各专业公共选修课。本课程着眼于全景式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成、发展与基本精神以及古代哲学、宗教、教育、科技、节日、戏曲、文学、艺术、饮食、礼仪等知识,力求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使学生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课程定位? 注重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切入点,以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展和人文素养培养为基本目标,内容上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强调贴近学生生活;体例上由“情境导入”、“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链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构成;为了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特色和操作性教学特点,十分注意培训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传统的人文精神、浓厚的伦理观念等,采用课堂讨论辩论、教师示范演练、观赏优秀作品、学后感分享等训练方法,精心设计,力求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课程改革理念? 把“就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围绕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引导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使自己成为有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职业人。? (三)课程设计思路? 突出高职特点,通过“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连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上采取讲座形式,着眼于以点、以话题、以案例为驱动,既将华夏文化的精彩部分呈现给学生,又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与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课程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力争建设成为一门教育理念先进,课程体系科学、完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课程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精品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是:? (1)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正如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宣言》中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吸收孔子的思想。”? (2)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享受中国文化最辉煌的饕餮盛宴。? (4)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2.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让学生掌握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了解了中国传统哲学、文学、宗教文化精髓,扩大学生视野,读懂更多的经典名著名篇,熟悉中国古代的艺术、科技、文化成果,弘扬中国传统礼仪、风俗及美食文化。? (2)能力目标 学于内而形于外,让学生能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能把内在的文化素养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 (3)素质目标? 一是具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敬畏之情,二是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三是具有较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五)内容标准? 1.教学内容选择方案?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材内容的安排上设计了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科技、教育、宗教与民俗等知识,以传递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拓展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人文知识。? 2.教学内容? 本课程由11个项目组成。这十一项内容较全面地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案例欣赏”、“点击核心”、“知识连接”、“互动平台”、“网上冲浪”等模块,既系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知识,又着力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视野分析、解读当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和担当大任的历史责任感。 (六)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课程采用了灵活的教学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启发式教学,开展案例教学、仿真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 (2)与院文学社团的活动相结合,如利用辅导文学社成员的机会,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3)与社会课堂相结合,如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发掘家乡的传统文化,并写出相应的论文。? (4)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校园的建筑都有含义深刻的名字,它们都可以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找到渊源、出处。?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