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的基础 藏象学说PPT
2、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1)含义: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 肺的呼浊吸清将含有清气的血液通过 百脉输布到全身。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素问·经脉别论》 结构上心肺相联,肺“聚会百脉” 主管血的清浊交换 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 宣发肃降——调节气机——敷布调节血行 (2)机理 助心行血 (3)病理: 肺气不足 肺气壅塞 心行血不畅,血行瘀滞 肺:咳、痰、喘、闷胀 心:心悸、憋闷刺痛 (4)治疗:对于心血瘀阻的病证,将活血化瘀与益气、补 肺、宣肺、祛痰等方法将结合。 降津液濡养诸脏腑 肃降:向内向下通降 浊液下输于肾,经气化为尿 津气下行,助大肠传导 3、肺主行水(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1)含义:又称“肺通调水道”,指肺气对体内津液的输布、 运行和排泄有疏通调节作用 (2)机理 濡润头面诸窍及皮毛肌腠 宣发:向上向外布散 呼气排出部分水液 外达皮毛排出汗液 肺为水之上源 “开鬼门”法 “提壶揭盖”法 (3)病理 肺失宣散——无汗,水肿(颜面尤甚) 肺失肃降——小便不利,全身水肿 肺失清肃——痰饮,咳喘 (4)治疗:宣肺利水 (三)肺的系统联系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肺在志为悲(忧) 肺在液为涕 肺与秋气相通应 解剖位置: 位于中焦,腹部偏左,外应于大腹。 形态结构: 扁平弯曲,其色紫赤,附有散膏。 表里关系: 与胃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 主要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系统联系: 在体合肉,其华在唇,开窍于口,在志为思,在液 为涎,通应于长夏之气。 三、脾 (一)概述 (二)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含义:脾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和津液,并将水 谷精微和津液吸收、转输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脾主运化 运化食物 运化水液 生理上同时进行,不可分割 病理上同时出现,相互影响 运化食物 含义:指脾对水谷的消化和对精微物质的 吸收、转输作用 机制 磨谷消食 吸收精微 转输精微 在脾气主持下,于胃肠中进行 上输心肺——化生气血 自身散精——灌输四旁 生理表现:脾气健运——消化功能正常 精微物质充足 病理变化:脾失健运 运化失职:纳呆、腹胀、 便溏 精微乏源:倦怠、消瘦、 面色无华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生理特性 · 脾气主升 含义: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包括升 清和升举内脏。 脾气升清 含义:指脾气的升动转输作用,将水谷精微上输 于心肺及头目,以营养濡润全身。 脾气的升清作用,实际上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脾气升清 胃主降浊 生理意义 概括了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活动 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升胃降 脾气升清 升水谷精微于心肺——化生气血 生理表现 升清于头面——头目清爽 升津液于口为涎——润口腔,助消化 病理意义: 精微不升,清窍失养:头晕目眩,神疲乏力 清气下走,清浊混杂:便溏、泄泻 浊气不降,壅滞中焦:腹胀满闷 脾不升清 脾气升举 含义:指脾气上升能起到维持内脏位置的相 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生理:脾气升举——气机和调,内脏得举 病理:脾升不及 气机趋下:腹部坠胀,便意频频 气机下陷:久泻脱肛,胃下垂, 子宫脱垂 气血亏虚:面色无华,神疲乏力 含义:指脾具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 停聚,以维持水液代谢平衡的生理作用。 脾气散精,输布全身,濡润五脏六腑 脾气健运则水液布散通利,无水湿之患 凡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 运化水液 机制 脾气健运---水液代谢正常,机体得到滋养,无水液停聚 生理: 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不化,产生水湿痰饮、水肿、泄泻 病理: 健脾燥湿,渗湿止泻等 治疗: “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