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学的养生的基本观念PPT.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的养生的基本观念PPT

----唐 孙思邈 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治 未病 扁鹊的 传说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厉害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是在事先就铲除了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五 原创养生观 治 未病 起 首见《黄帝内经》 源 《周易·豫》:“豫者,预也。”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 ⊕ 源于《周易》 五 原创养生观 历史发展 学术思想 治 未病 张仲景《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体现治未病既病防变思想。 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钟南山院士指出,改变生活方式,提倡未病先防。 五 原创养生观 治 未病 理论范畴 五 原创养生观 治 未病 李氏 治疗措施 五 原创养生观 治 未病 中医养生与 治未病的关系 目的 首要措施 五 原创养生观 治 未病 中医养生 什么是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五 原创养生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念 广西南宁市中医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联系电话:0771-2297000 */39 一 二 三 四 目 录 中西医基本观念对比 天人合一 平衡观 辨证观 五 预防观(治未病) */39 中西医基本观念比较:图表 一 */39 一 中医原创养生观念 中医原创观念 特 点 中医基础理论 养生方法 天人合一 整体观 中和观 精气说 体质学说 平衡观 辨证观 调整阴阳 补虚泻实 阴阳学说 藏象学说 精神养生 环境养生 体质养生 饮食养生 作息养生 衣着养生 经络辨证 房事养生 交际养生 雅趣养生 沐浴养生 功法养生 动静有常 和谐适度 五行学说 经络学说 预防观 “治未病” 未病先防 未老先养 治未病学说 */39 人法地,地法天,天 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二十五章 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 ?起源 二 */39 1 2 人与天地之基本规律相同 人要顺合自然的规律 中医原创养生观念: 天人合一 ?含义 二 */39 整体观 中和观 中医原创养生观念:天人合一 ?特点 二 */39 整体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 ①人之生命为天地所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周易?序卦》 ②人之生理为天所制约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 ? 特点 二 二 */39 中和观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具有“中和”平衡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礼记?中庸》 “中和”乃中正和合之义,其实质是无太过、无不及,是世界万事万物得以形成和存在的最佳状态。 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 ? 特点 二 */39 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 ? 案例分享1 子午流注 时 间 治 疗学 二 */39 天人合一 宜清晨和黄昏前服用。 清晨乃是阳分正当向上之时,而黄昏时则为少阴肾经气血旺盛之时,故可进一步发挥补肾作用。若更有阴邪盛,阳气虚的证候,还可以在临卧前再服用1 次,以协助人体抵御阴邪 宜在黄昏食前服用 使之同食物中营养一并吸收 以利康复 如六味地黄丸 滋补肾阳 方药 发汗解表 方药 益气、调和、升阳 方药 滋阴养血 方药 服药时间 应当在清晨至正午前服用。古人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午后为阴之分,不可发汗 宜于午前服用 如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 中医原创思维:天人合一 ? 案例分享2 时 间 治 疗学 二 平衡观 三 中医原创养生观念 平衡观(权衡观) 三 权衡以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