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1PPT
八、 问 二 便 (一)问大便 1、便次异常 (1)便秘—秘结不通或排便时间延长 热秘:热伤津液 冷秘:阴寒凝滞 气秘:气虚无力推动 虚秘:血虚肠道失润 (2)泄泻—脾失健运,水走肠间 水样泄:脾失健运 五更泄: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脾土失温 湿热泄:饮食不洁,湿热内蕴 问 大 便 2、便质异常 完谷不化——大便中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 脾肾阳虚,不能腐熟水谷 溏结不调—— 大便时干时稀,稠结不爽 肝郁脾虚,肝脾不调 脓血便——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 痢疾,湿热交阻肠间,脉络受损 问大便 3、排便感异常 肛门灼热—大肠湿热 里急后重—痢疾,湿热内阻肠道气滞 排便不爽—肝郁乘脾:腹痛作泻,泻后痛减 伤食:酸腐臭秽,泻后痛减 湿热蕴结:泻下黄糜,粘滞不爽 滑泻—肾阳虚衰 肛门气坠:脾虚中气下陷 (二)问 小 便 1、尿量异常: (1)尿量增多 虚寒证——气不化津 消渴证——肾虚 (2)尿量减少 里热证——热盛伤津 水肿病——肺、脾、肾功能失常 2、尿次异常 (1)小便频数 下焦湿热:小便频数,短赤而急 肾气不足:量多色清,夜间尤甚 (2)癃闭:点滴而出为癃;点滴不出为闭 虚证:阳虚气化无力,开合失司 实证:瘀血、结石阻塞 3、排尿感异常 (1)小便涩痛: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 (2)余沥不尽: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3)小便失禁:肾气不固,下焦虚寒 (4)遗尿:肾气不固,膀胱气化失约 九、问经带 (一)问月经 1.经期异常:月经先期-阳气亏虚或肝郁血热、实热、阴虚火旺;月经后期-气血不足或气滞血瘀、寒凝;经期错乱-肝郁气滞或脾肾阳虚或瘀血阻滞。 2.经量异常:月经过多、崩漏-血热、脾肾阳虚、瘀阻胞宫;月经过少、闭经-血虚、肾亏或寒凝、血瘀、痰湿阻络。 (一)问月经 3.经色、经质异常:色淡红质稀-血虚不荣;色深红质稠-血热;经色紫暗有血块-寒凝血瘀。 4.痛经:经前或经期胀痛或刺痛-气滞、血瘀;经后或经期冷痛遇温痛减-寒凝或阳虚;小腹隐痛-气血两虚。 九、问经带 (二)问带下 1.白带:色白量多质稀-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2.黄带:色黄质黏臭秽-湿热下注 3.赤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肝经郁热或湿热下注。 十、问小儿 1.出生前后情况:了解小儿先天情况和后天的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是否正常。 2.预防接种、传染病史 3.问发病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饮食。 思考题 1.何为主诉?主诉应如何询问。 2.现病史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如何询问 3.试述疼痛的机理,说出常见疼痛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4.试述寒热的机理,说出常见寒热表现和临床意义。 5.名词解释:潮热、自汗、盗汗、怔忡、饥不欲食 第四章 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 潮 热 4、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指发热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热,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邪正交争,互为进退所致。 (1)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一日几发不定-多见于少阳病。 (2)寒热往来,发有定时,一日一发或二三天一发-多见于疟疾。 二、问汗 概念:汗由阳气蒸化阴津经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正常汗液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生理性汗出见于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 问汗内容:是否出汗,有汗者,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主要兼症;无汗者有何其他兼症。 (一)有汗无汗 汗的有无,可判断病邪的性质和卫阳的盛衰。 1、无汗 表证无汗:多属风寒表证。寒性收引,寒袭肌表,腠理致密,玄府闭塞,故无汗。 里证无汗:多因津血亏虚,汗乏化源;或阳虚无力蒸化所致。 (一)有汗无汗 2、有汗 表证有汗:多属伤风表证或风热表证。风性开泄,热性升散,风热犯表,腠理疏松,玄府不密而汗出。 里证有汗:多见于里热证。里热炽盛,迫津外泄所致;亦见于里虚证,或为阳虚肌表不固,或为阴虚,虚热迫津 (二)特殊汗出 1、自汗 特点:白天(醒时)非炎热、衣厚等因素而经常汗出,活动尤甚。 病机:阳气亏虚,肌表不固,津液外泄。动则耗伤阳气,故动则益甚。 主病:阳气亏虚。 (二)特殊汗出 2、盗汗 特点:入睡汗出,醒则汗止。 病机:阴虚阳亢而生内热,入睡则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内热加重,蒸化津液外出而为汗;醒后卫阳出于表,内热减轻,且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 主病:阴虚证。 (二)特殊汗出 3、绝汗 特点:病情危重时大汗不止,故称。又曰脱汗。 病机:或为阳气亡脱,津随气泄,则病势危重,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艺术摄影》课件——项目8 航拍照片的后期处理.ppt VIP
- 新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环境》大单元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泰山版).docx VIP
- 2024年(新高考I卷)英语试卷评讲 课件.pptx
- 2025年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That's Us高清钢琴简谱.pdf
- 2025年中考命题作文押题预测:《我的2024》写作指导+佳作展示.docx VIP
- 教师综合能力测试题.docx VIP
- 2025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