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路交叉口的安全模糊评价研究
2013 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事故次数: 450254 特大事故 : 47 死亡人数: 98738 受伤人数: 469911 直接经济损失: ¥28.8亿 … * 道路交叉口的安全模糊评价研究 答辩人: 指导老师: I 课题意义 及现状 Ⅲ 典型路口分析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I 课题意义 及现状 Back 下一页 上一页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但随之而来也引起了许多矛盾与问题: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频繁,特别在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情况更为严峻。 课题意义 课题意义 通过事故防治和减缓事故严重程度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减低道路网事故率 对于广大人民群众事故、伤残及死亡,损失代价将会减少 I 课题意义 及现状 Back 下一页 上一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针对道路交通安全的研究较早,并且提出了较完善的安全系统理论。英 国1987年开始安全审核研究工作,到1996年IHT出版了道路安全评价指南,明 确规定了安全审查的实施方法和实施规程,并提出了评价清单;澳大利亚 1992年制定了国家道路安全战略,开展大量研究工作,建立了道路安全评价 指南,确定了“道路安全以人为本,遵守为用户设计”的原则,强调在设计 中考虑所有用户;美国1995年提出安全审核报告,这份报告对安全性和道路 及其环境的影响、保证安全性的设计参数取值都做了详细的论述。长期以来, 我国对于平面交叉口的安全评价研究,均采用以交通事故统计为基础的交叉 口安全评价体系,但由于事故统计评价系统本身存在的若干缺陷,最终仍不 能解决事故样本稀少和事故统计资料不完整的根本问题。 “无休止的交通战争” I 课题意义 及现状 Back 下一页 上一页 主要研究内容 人的因素、车的因素、路的因素、环境的因素组成 总结现有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和选用方法 对典型平面交叉口的实例调查研究,将其分级,并且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安全因素 常用方法 实例分析 I 课题意义 及现状 Ⅲ 典型路口分析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交叉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1.人的因素 2.车的因素 3.道路的因素 4.社会环境的因素 人、车、路、环境直接影响了道路交叉口的安全性。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道路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综述 科学性 可比性 可行性 实用性 紧密联系实际体现道路交通现状 实用性 基础数据的要求要切实可行 可行性 对道路交通安全性做出公正合理的比较,进而做出评判 可比性 评价方法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科学合理 科学性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2 交通冲突技术评价方法 3 4 事故数法 综合影响系数法 事故率质量控制法 5 回归模型法 方法 6 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方法 1 事故率法 经验模型法 7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由于事故生成特点和事故统计管理所存在的若干缺陷,直接影响了交通安全评价的可信度水平。因此有必要研究非事故统计方法进行交通安全度的评价,而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应用模糊变换原理和最大隶属度的原则,考虑与被评价事物相关的各个因素, 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平面道路交叉口安全模糊评价方法 评语集 因素权重 向量值 隶属度 矩阵 因素集 模糊评价方法 冲突距离 冲突速度 大型车比例 冲突交角 子集评定结果重新组合成总的隶属度矩R 评价结果为不安全或“安全” 提出改善措施 评价因素集 评定向量及评定值 安全状况分析 改善措施 Back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Back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分级标准 因素 不安全 临界安全 安全 特别安全 1.00 0.75 0.50 0.25 F(CS) 0-10m 10-20m 20-30m 30m F(CV) 60km/h 30-60km/h 15-30km/h 0-15km/h F(CH) 0.68-1.00 0.38-0.68 0.12-0.38 0.00-0.12 F(CA) 120-180 90-120 60-90 0-60 F(QC) 5250 3500-5250 1755-3500 0-1755 F(V) 60km/h 30-60km/h 15-30km/h 0-15km/h F(QH) 0.70-1.00 0.42-0.70 0.12-0.42 0.00-0.12 F(QA) 0-45 135-180 100-135 45-100 I 基本概念 Ⅲ 典型路口分析 Ⅱ 道路安全评价概述 Ⅲ 典型路口分析 Back 下一页 上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