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安乐死的历史及现状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伦理学-安乐死的历史及现状问题

安乐死的历史及现状问题 关键词:安乐死定义 历史发展 安乐死的伦理思辨 发展趋势的思考 摘要:使人无痛苦死去的做法,是一个长期争论的伦理学、法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问题。 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安乐的无痛苦死亡;二是无痛致死术;我国的定义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垂危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和其亲友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用人道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中结束生命过程。 安乐死的历史发展 在安乐死的起源问题上,有种说法具有普遍性:安乐死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其理论和实践都有很长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加速死亡的措施。在发生天灾人祸,人们常将老弱病残留下来自生自灭以减少负担。古希腊的斯巴达城有一个规定:出生婴儿由长老检查,体质弱小和有缺陷的婴儿将被抛下山谷。当然这些加速人死亡的做法带有很大野蛮性和愚昧性,与现代意义上的安乐死有天壤之别。 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后,这种做法便不普遍了。对人类思想文化有巨大影响的宗教,都认为人的生命是天神赐予的,死亡也由天神来决定,只有君主有权代表天神主宰臣民的死生;病痛,包括临终前的痛苦,往往被看成天神的惩罚;于是自杀与安乐死被认为是篡夺了造物主主宰生死的权力。 16世纪后人本主义的兴起,从天赋人权的基本思想出发,并不提倡安乐死。但是也有学者从社会效益和理性思考出发,考虑和提出安乐死的主张。如培根在《新亚特兰提斯》一书中,主张实行个人自愿的安乐死。休谟和康德也都支持安乐死。但总的来说,关于安乐死的讨论,相对沉寂了一段时间。 安乐死的再次提出,并大肆宣传和广泛推行,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纳粹德国。实际上,纳粹分子是在安乐死的借口下,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纳粹罪行的揭发使人们在讨论安乐死和优生学问题时不能不有所忌讳。 后来,安乐死问题又引起广泛的兴趣,这主要来自医学本身。科学技术的进步激化了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中包含的一对固有矛盾。作为医学伦理学基础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一方面要求医生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又要求延长病人的生命。以前只要一个人无法进食,生命就难以维持,而呼吸、心跳停止,就算死亡;残疾人很难终其天年。现在人体的许多功能都可以用人工的方法维持;同时,由于一些治疗措施的进步,许多不治之症的结局可以变得相当拖沓。这样一来,病人临终前的痛苦也延长了,这种痛苦不可能在死亡到来前解除。不少疾病终末期的病人,由于不能忍受病痛的折磨,哀求医生结束他的生命,当他们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有时就杀死自己。但由于不谙生理解剖,在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他们往往不得不忍受多余的痛苦。于是,有关安乐死的案例和讨论不断出现。 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安乐死必须符合下列条件:①从现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上看,病人患不治之症并已临近死期②病人极端痛苦,不堪忍受 ③必须是为解除病人死前痛苦,而不是为亲属、国家、社会利益而实施④必须有病人神志清醒时的真诚嘱托或同意⑤原则上必须由医师执行⑥必须采用社会伦理规范所承认的妥当方法。 实施通常有三种方法:注射氰化物,口服安眠药,注射凝血剂。 安乐死的伦理思辨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更加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医生的职责已经不再是为了单纯的治病而治病,而是要同时消除病人的痛苦和烦恼,使患者在精神和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解除病人痛苦是医生的职责。 关于安乐死伦理道德层面争论的主要观点 赞成安乐死的人认为:一是个人具有生命自主权和选择权,每个人都有选择死亡方式的权利,对于死亡不可避免而又遭受极大痛苦的患者来说,自愿要求结束自己生命的条件下实施“安乐死”,本身也是合乎道德的。二是安乐死体现了生命神圣、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原则。对于承受维持生命的一般支持疗法所带来的肉体与精神上极端痛苦的濒死患者来说,延长生命实际上是在延长痛苦。以安乐死的方式结束质量极低的生命,正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三是安乐死有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为了延长几十天或几天的生命,往往要耗费大量的物力、财力、人力,但最终的结果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 反对安乐死的人认为:一是安乐死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天职。安乐死是慈善杀人,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扭曲。二是安乐死是故意毁灭生命的行为,是变相的杀人,是对人性的践踏。人有生的权利,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人为地结束他人生命。三是安乐死可能导致错过三个机会:患者可能自然改善的机会;继续治疗可能恢复的机会;有可能发现某种新技术、新方法使该病得到治疗、使医学科学得到发展的机会。四是安乐死是否会为逃避赡养老人提供借口。 赞成和反对安乐死立法的理由分析 由于安乐死的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道德、伦理、法律、医学等诸多方面,我国至今尚未为之立法。 赞成立法的人认为:一、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