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灵说的精神轨迹从李贽到袁宏道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JOURNALOFRENMINUNIVERSITY0FCHINANo.52013性灵说的精神轨迹:从李贽到袁宏道肖鹰[摘要]对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的“性灵论”研究和阐述代不乏人,但既往论说有两方面不足:第一,失于零散;第二,失于泛说。在前人论说的基础上,以袁宏道《叙小修诗》为中心,比照宏道其他重要文献和李贽等人的文献进行阐释,更有利于对袁宏道性灵论的思想渊源、历史演变、精神主旨和内在逻辑进行梳理和解析。《叙小修诗》包含了大约同期的袁宏道书信文章的基本思想,它与李贽童心说具有直接的精神传承关系,但作为“性灵论”的纲领性文件,它深刻系统地表述了晚明文学打破礼教束缚、自由表现的精神追求。[关键词]明代文学;袁宏道;性灵论[作者简介]肖鹰: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084)者,与李贽的影响直接相关。袁氏三兄弟均对一、性灵说的提出李贽的思想、学问敬重有加,而且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其影响,但是宏道与李贽思想性情的契袁宏道与其兄袁宗道虽然为同胞兄弟,但性合最深。1591年(万历十九年)春夏之际,宏情与处世态度却差异很大。对此,三弟袁中道如道只身前往湖北麻城龙湖拜访李贽,而宗道、是说:“当是时,伯修(袁宗道)与先生(袁宏中道首次拜见李贽,则是在三年之后(万历二道),虽于千古不传之秘,符同水乳,而于应世十二年),三兄弟结伴前往龙湖拜见李贽。中道之迹,微有不同。伯修则谓居人间,当敛其锋记述,李贽曾对人说“伯(宗道)也稳实,仲锷,与世抑杨,万石周慎,为安亲保身之道。而(宏道)也英特,皆天下名士也。然至于人微一先生则谓凤凰不与凡鸟争巢,麒麟不共凡马伏路,则谆谆望之先生(宏道),盖谓其识力胆枥,大丈夫当独往独来,自舒其逸耳,岂可逐世力,皆迥绝于世,真英灵男子,可以担荷此一啼笑,听人穿鼻络首!意见各不同如此。”[1](P756’事耳。”[2](P756’由此可见李贽对宏道的特别器重宗宏两兄之间如此不同,使他们在常人看来立于和心契。结识李贽、从学其下,是宏道学问思共同的文学立场上,实际却主张着不同的文学原想转折的关键一步。中道说:“先生既见龙湖,则:两人都反对剽窃模拟、虚伪浮弱的文风,但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宗道以道学为旨归,而宏道却以反道学的个人性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焉如鸿毛之遇情为旨归。顺风,巨鱼之纵大壑。能为心师,不师于心,宏道成为公安派的执旗人、性灵论的倡导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一112一万方数据流出,盖天盖地,如象截急流,雷开蛰户,浸响力,既有他思想敏锐、言词犀利之功,但根本浸乎其未有涯也。”[3]∽56’原因还是因为性灵论是应运而生的时代之声。应当说,受李贽思想的熏陶和砥砺,是宏道突破宗道所奉守的道学文学观的一个必要契机。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李贽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观和文学观,不仅突破传统道学的束缚,实际上也突破了阳明心学的“性灵”一词,早在六朝时,已被用于文学“圣学”情结。阳明思想的要义,自然是解放程批评,钟嵘、刘勰、颜之推都使用过。钟嵘说:朱道学的繁琐义理缠缚,但其主旨仍然是归宗为“晋步兵阮籍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功,而孔孟圣教的“天下为公”的天理。李贽却借阳明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的心性解放之途,达成自我生命的解放,寻求个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人心性的快乐自在,即他之所谓“自私自利”之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学。李贽式的人生理想,落实为文艺,就是突破趣难求,颜延年注解,怯言其志。”[7](脚他突出了一切规范体制的自由表现和自由体验,这即他的“性灵”实为诗人自我的情感所本源,而且指出“童心说”和“化工说”的主旨。李贽的《焚书》“性灵”所发的诗歌特征是“厥旨渊放,归趣难初版于1590年(万历十八年)。1595年,作吴求”。钟嵘此说,是与他主性情的诗歌本体观一县令的袁宏道致信李贽说:“作吴令亦颇简易,直的。他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但无奈奔走何耳幸床头有《焚书》一部,愁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可以破颜,病可以健脾,昏可以醒眼,甚得以致飨,幽微籍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力。”[4]@2这证明,在1596年前,宏道不仅阅读近于诗。”[8](PD与钟氏之说相比,颜之推所谓“原了《焚书》,而且与之精神契合极深,奉之为朝其所积,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使人夕诵读的经典。因此,1596年,宏道以《叙小矜伐,故忽于持操”[9](踟’,并刘勰所谓“综述性修诗》等文为代表,发出“独抒性灵,不拘格灵,敷写器象”[10](P346’等说,还未直击诗歌之本,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5](P187’的性因此清人刘熙载称钟嵘之说“为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