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市场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药市场规划

医药市场规划 一、医改政策和经济发展的两大影响   1、新医改等政策把药品分成两大类:基药和非基药。基药的潮流势不可挡,是政府买单的行政市场。因此,基药是未来第三终端的主流。   非基药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战场是自由竞争的市场,分为两部分。第一,OTC市场(第二终端)连锁药店市场,民营为主,是自由竞争的,不会受政策的干预太多。第二,自由竞争的第三终端市场(个体医疗机构:诊所与药店市场)。这一块的份额会大幅度的下降。   二、经济发展把健康需求分成两类   第一,治疗需求。   1、按治疗需求——基层居民:基药治病,政府买单市场、非OTC市场,必须招投标,不见得低价就卖得好,有些高价的反而卖得更好。   2、治疗需求——高端人群。这群人的需求不再是基药,而是新特药。以大医院为主要市场,除了给医生好处之外,还要有学术推广。   第二,保健需求。   保健需求——中产阶级:药品消费品市场,保健、养生、调理、预防是自由竞争的OTC市场,以自费为主。   三、未来十年中国药品终端市场规模预测   2010年第三终端是1445亿元,占19.13%,2019年是40188亿元。   四、OTC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1、新医改和基药制度的实施对普药和OTC市场的巨大冲击。   2、OTC品牌产品的过度竞争,包括广告竞争、终端竞争、渠道竞争。   3、塑造品牌面临的媒体费用的高速增长、媒体成本越来越居高不下。OTC竞争到最后就是品牌竞争,媒体的费用远远高过GDP的增长,医药工业利润的增长、销售额的增长。媒体越来越注重稀缺资源,不仅仅会被药厂,还会被汽车、中石油、中石化、央企垄断。   4、终端连锁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的产业政策也在鼓励开各级药店。并购的速度也在加快,和上游生产企业的博弈能力越来越强,连锁药店OEM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化。   5、药店自有品牌产品和高毛利产品的拦截。   6、第二终端销售团队的成本越来越高,跑药店的效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高,因为人工成本在增加,但还有高毛利的产品在拦截。   7、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新产品、新品牌的接受程度将越来越低。原来可能一个广告培育一个品牌半年就可以了,现在一年半到两年才能让消费者最终接受。   五、零售药店面临的困境   基药对于零售市场的挤压,零差率、门诊统筹报销、医保定点取消或者缩小、限制产品。基药扩大以后,大部分的高毛利产品将逐步寿终正寝。未来药店销售的药品将是OTC品牌产品。药品品类必将在药店减少,非药品类必将快速增加,网上药店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大健康型药店兴起。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健康到药店,因此药店的健康、管理保健养生将是OTC市场,也是第二终端面对的消费群体。   六、目前OTC行业的几大趋势   基药的推进将加速OTC的企业洗牌,集中度必将快速提升。独家品种,尤其是已经做起品牌的OTC品种,将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品牌慢慢成为做大OTC市场的唯一的竞争手段,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上市公司将发展壮大,保持稳定缓慢增长。OTC的行业本质就是消费者的自我购买,自我购买肯定是品牌导向。工业与连锁药店的自有品牌合作成为绕不过去的坎。品牌工业也开始拿自己的一线、二线品种给连锁做贴牌,因为你不放下身段,连锁就不理你,他现在的集中度还不够,等他集中度够的时候,一个连锁可以销售50个亿、100个亿的时候,你就损失了很大的份额,不得不与他合作。随着经济的发展,保健人群的剧增,药用消费品快速增长将成为黑马。品牌OTC企业的销售渠道集中度将明显上升,渠道作用下降。过度竞争和媒体费用将会增高。   七、OTC企业策略调整八大方向   1、做好细分市场化,确定新的产品定位。做细分市场的老大,很多OTC产品品类还是无序竞争,还有市场机会。   2、基药领先策略:基药要份额,独家与品牌产品要利润。   3、资源聚焦策略:单品聚焦、区域聚焦、渠道聚焦、模式聚焦、人员聚焦,以钉子精神突破。   4、品牌营销策略:不进各种目录,独家产品,坚持优质优价和提价策略,保证品质和足够品牌传播费。竞争度低的非独家产品,采取在细分市场和区域逐步做起品牌。   5、药用消费品突破策略:做大保健人群和健美人需求群市场。比如阿胶、白药牙膏、王老吉、初元、马应龙眼霜及各种大保健产品。   6、中药突破思路:基药未限制中药。   7、连锁战略合作模式:贴牌、高毛利主推、成立KA部。   8、寻找外包托管模式,尽快找到有网络资源的OTC代理商运作自己的产品。   第二部分,第三终端业态的调研和陈述。   一、第三终端的两种体制   主要包括政府举办的行政第三终端,还有民营的自由市场竞争的第三终端市场。营销思路完全不相同。   二、基药到底是什么?   1、基药首先是公益品,其次是商品。   2、基药首先是一项政府的惠民制度,其次才是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