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王进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史论文----王进喜

以新时代角度回顾“铁人精神” 1250902 周延绮 摘要: 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历届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 关键词:王进喜 铁人精神 大庆 石油 现代社会的告诉发展离不开石油资源,也就不得不提到大庆油田,也就必须要提及一个人——王进喜,这个被称作铁人的石油工人。 王进喜并不是黑龙江人,他1923年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按照习俗为他取乳名“十斤娃”,这种名字广泛存于民间,寄托的是父母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期望。但是年幼的十斤娃并不像乳名那样强壮,贫苦的生活使得他非常瘦弱,而且由于1929年玉门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灾荒,十斤娃不仅没能按照家谱排下来的名字“进喜”那样高高兴兴的去读书而是不得不带着双目失明的父亲以乞讨为生。或许就是6岁时这般艰苦的生活为他日后勤俭朴素的生活态度打下了基础。 1932年,军阀马步芳要建羊毛厂,父亲王金堂被强迫出劳役,9岁的王进喜让父亲坐在牛车上,赶车把羊毛送到百里之外的酒泉。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10岁的王进喜和几个穷孩子一起到虎狼出没、气候变化无常的妖魔山给地主放牛。 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旧玉门油田当童工,瘦弱的孩子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受着工头的打骂,但他不甘屈辱,奋起反抗;王进喜在12岁时就取得了他与恶势力抗争的第一次胜利——向地区长讨要自家以租借为名被强占的几亩地,但这次他却常常因反抗收到惩罚,还好有师傅给他讲骆驼“攒劲”的故事,告诉他要讲究斗争方法,培养“耐力”,他才学会隐忍,默默坚持着心中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就这样直到1949年玉门解放。第二年,27岁的王进喜经过考试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从1950年春招工到1953年秋,王进喜一直在老君庙钻探大队当钻工,勤勤恳恳,坚韧不拔。他说过,党把我们当主人,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被动地干活。他始终以这种主人翁意识对待艰苦的的工作。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    入党不久,王进喜担任了贝乌5队队长,带领全队在石油工业部组织的以“优质快速钻井”为中心的劳动竞赛中,提出了“月上千,年上万,祁连山上立标杆”的口号,创出了月进尺5009.3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10月,在石油工业部召开的现场会上,余秋里部长、康世恩副部长把一面“钻井卫星”红旗颁发给他。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    1959年9月,王进喜被选为建国10周年国庆观礼代表和全国“工交群英会”代表,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休会期间,王进喜参观首都“十大建筑”,路过沙滩时,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才知道国家缺油,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这位坚强的西北汉子,蹲在沙滩北大红楼附近的街头哭了起来。从此,这个“煤气包”成为他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之源。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3月5日,37岁的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思丝毫不关心个人生活问题,而是先问了一系列关于油田的问题,他急切地想丢掉国家贫油这顶帽子。他们的钻井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在缺少吊车和拖拉机的情况下“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了下来;他们仅用了4天时间就在茫茫荒原上竖起了40米高的井架;他们用人力破冰取水50多吨······就这样,萨55井于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首创5天零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1960年4月29日,也就是10天后,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但他在井场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房东赵大娘看到王进喜整天领着工人没有白天黑夜的干,饭做好了也不回来吃,感慨地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哪!” 余秋里得知后,连声称赞大娘叫得好。在第一次油田技术座谈会上,余秋里号召4万会战职工“学铁人、做铁人,为会战立功,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 王进喜“铁人”的名号也就这样诞生了。1960年7月1日,会战指挥部召开庆祝建党39周年和大会战第一战役总结大会,突出表彰了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他们被树为大会战的“五面红旗(王马段薛朱)”。 在这一年中,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连续创出了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